老爸評測李煬:渠道電商跑通的核心,是打造信任消費|新網商峰會
文|葉晨
2022年的雙11期間,“老爸商城”交易額突破1億元,但在部分網絡輿論場里,“評測自媒體+優選電商”模式還是引來了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非議。
真與假、好與壞的爭論矛盾,或許并不是短期可以撫平的;可消費者的需求卻是實時甚至是急迫存在的。
如何更好地做好測評與選品?如何建立用戶信任?如何找到創始人魏文鋒期望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的平衡?老爸評測副總裁李煬花費心血在做的正是這件事。
如今,他是老爸評測技術中心負責人,可以說是整套商業化背后信任關卡最核心的“把關人”。與魏文鋒一樣,李煬也從事了多年產品安全檢測和實驗室檢測工作,具備12年實驗室經驗,曾任國際安全運輸組織中國區理事。多年來,他帶領老爸評測團隊積極拓展產品評測及科普內容,重點攻克C端、B端需求較大的各類技術訴求。
對不合適的產品說NO,是李煬的職場高頻動作。據老爸評測2022年年報公布的數據,期望與老爸抽檢合作的意向合作單品達1600多個,但通過老爸抽檢技術標準的僅有7.5%。在淘寶平臺上,老爸評測擁有363萬的龐大粉絲群體——對產品多看一眼,替用戶多想一步,成為收獲高粘性客群信任的關鍵。
在12月28日天下網商舉辦的“2023新網商峰會”年度大會上,李煬分享了信任電商的發展經歷、經營模式與客群畫像。以下為李煬在現場的分享,經編輯整理(有刪減):
今天主要和大家講講內容和信任的建立,也向粉絲們匯報一下我們的工作。
近年,內容場的電商越來越多,傳統貨架電商的增速不如內容場。所以渠道投放方面,私域投放也越來越多,相應來說私域的流量成本也比較低。
但很多品牌方向我們吐槽,要花錢買流量,這樣毛利空間就不夠,后面發展的時候就比較頭疼。其實這里還缺少了中間的一環,我個人認為,當你的盈利能力有所限制的時候,雇傭人才上也會差很多,而企業的長遠競爭還是人才的競爭。
所以你得有信任、有復購,流量就會大很多,成本就低很多,才有一定的優勢。
那如何建立用戶信任?最早我們公司成立的時候沒有成型的商業模式,只是做評測內容,發現一些產品的問題然后曝光,開始觸達用戶。
內容觸達的原則就是不斷地露出,讓用戶對你有堅守、有認知,在橫向評測選品時,我們會讓消費者去投票,而很多品牌希望我們能接受合作,植入他們的產品,這些都是我們拒絕的,因為我們評測的內容始終是消費者最感興趣的,最終選出的消費者關注的產品和品牌送去實驗室進行檢測。
為了滿足消費者信任后直接購物的需要,后面我們又做了老爸商城,都是聚焦消費者最關注的領域。比如家居產品,對大眾來說決策成本比較高,信息不對稱,所以我們上了老爸家裝板塊,主要賣軟裝。
還有一個例子是化妝品,過去曾是一個合規問題“重災區”,自從藥監局開始管化妝品后,以管藥的思路管化妝品,化妝品管得越來越嚴,我們的爸氣學苑主要就是幫助品牌梳理、了解合規方面的知識,幫助品牌提高抗風險能力。
中國人有句俗語,叫“蘿卜快了不洗泥”,我們商城在大促關口都會集中抽檢一波產品,因為我們始終對品牌持懷疑態度,懷疑品牌在銷量大了之后降低標準,這種商家是很容易滿盤丟掉信任度的;反過來,如果產品還不錯,我們會把產品檢測結果做展現,展現就是信任的傳播。
同時我們還會去傳播,這才是最直接的溝通,溝通之后才能建立信任。大家在很多平臺不要看流量,流量或多或少有注水,但互動往往是比較真實的,特別是它給的評論,流量背后都是人,粉絲背后則可能是社區。
我們也做了一個小社區,里面有很多和用戶的互動,以及永無止境的話題。如果碰到值得重視的用戶問題,我們還會和他們電話聊。雖然有的用戶可能在商城沒有過一單消費,但是這些信任依然是非常可貴的東西。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