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丨醫藥行業無障礙建設研討會
-
12月28日,由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主辦的“醫藥行業無障礙建設研討會”在線上順利舉辦,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中國老齡產業協會、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養老分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經濟社會研究所、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智庫、中管院智慧城市研究所等相關組織、機構指導支持。
本次研討會邀請了行業領導、無障礙專家、行業大咖和障礙用戶代表,共同探討了醫藥行業無障礙的發展趨勢,分享藥品行業無障礙工作的實踐經驗,從具體使用場景出發為藥品類企業提供建議。以下為分享回顧。
呂世明會長開場致辭:醫藥行業開展無障礙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社會委委員、中國助殘志愿者協會會長、中國殘聯第七屆主席團副主席呂世明為本場研討會做開場致辭。
圖:呂世明會長的分享
在致辭中,呂世明會長提到,早在十一二年前,他在中國殘聯負責聯系盲人協會并分管無障礙信息化工作時,就和中國盲人協會,藥監局、產權局,以及信息化相關的一些民間組織,共同商討如何解決藥品、食品包裝無障礙的問題。大家暢談需求,廣泛呼應,但需求始終是漂著的,落不了地,因為當時無障礙相關的條例暫時還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十八大以來進入了新的時代,特別是十九大、二十大,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進入了快車道,相關立法逐漸成型。藥監管理部門已經列入了一些政策法規,很多企業一呼百應,高檢的公益訴訟開拓了先河,十分可喜。
法在于制定,更在于實施。關于下一步法律法規如果落到實處,他建議,要多多聽取老年用戶、視障群體,社會組織以及企業的需求和建議,抓住難點和痛點,一步步解決問題。把藥品無障礙做好,以小切口彰顯無障礙的大價值大作為。
他也從自身經驗出發提出了一些建議,如藥企先從常用藥和臨時急用藥入手,通過大字、盲文、二維碼等方式進行包裝的無障礙改造,也建議企業能開發分裝更簡單、便于攜帶的藥盒。
障礙用戶代表徐靜梅分享:老年群體的用藥困境
黨校退休高級講師、中國好人、云南省道德模范徐靜梅,作為老年用戶代表,圍繞老年群體用藥的普遍問題和隱患來做分享。
圖:徐靜梅的分享
在徐靜梅看來,老年人用藥最關心的是藥品用量、有沒有副作用、不能跟哪些藥一起吃,用藥過程中飲食上要注意什么。但是說明書上的字太多太小,很難找到這些他們關注的信息。
還有一些藥顆粒很小,錫紙包裝得很嚴,一些老年人手部的控制能力和感受能力退化,藥品顆粒摳下來就找不到了。此外還有口服液的蓋子不好打開,西藥的劑量換算難,不知道要吃幾顆,忘了吃藥不知道能不能補吃。
她建議,針對老年人的三四十種常用藥,設計一個專門的藥品說明書,清晰地標注用量、過期時間、適用癥狀、副作用。同時針對精神障礙、癌癥這樣的病癥,希望能設計英文的說明書,向老年人隱藏用藥的副作用。因為老年人在精神疾病發作時是焦慮抑郁的,會因為害怕副作用選擇不吃藥或者只吃中成藥。
徐靜梅最后表達了老年用戶的心聲,她說“我們老年人不希望成為社會的負擔,我們希望能自食其力,自己解決吃飯穿衣,自己解決看病的問題。”就像她所說,“現代化是一個社會文明發展的進步的表象,而一個社會的文明,體現在對于障礙人群、對于老年人的關愛程度。”
無障礙專家陳瀾分享:藥品行業無障礙工作趨勢
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無障礙專家委員會的無障礙專家陳瀾,從政策指導、國內外設計參考兩個層面,為藥品的包裝和說明書的設計提出了建議。
圖:陳瀾的分享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包裝界首次將“無障礙設計”的概念應用到包裝設計的領域中,為包裝設計發展的提出新構想。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頒布,第三十七條,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完善藥品標簽、說明書的管理規范,要求藥品生產經營者提供語音、大字、盲文、電子等無障礙格式版本的標簽、說明書。
陳瀾提到,無障礙包裝設計應該在信息傳達,以及使用和攜帶上做到無障礙,讓重要信息便于識別,開合使用便于操作,同時在經濟上較為合理。比如在藥品包裝設計的過程中,使用更簡潔的非襯線字體;注意事項、安全隱患等信息用有警示性的紅色標注;把藥片錫紙板上打印的生產日期,凹凸工藝做得更好,便于視障人群辨識;一些慢性病的藥品將服用日期具象化地呈現出來,避免少吃或多吃;增加對觸覺的調度和刺激,例如做成肺部形狀的藥片。
國家藥監局下發的《藥品說明書適老化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明確將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湖南、廣東等地列為先行適用點,去解決藥品說明書“看不清”、“看不懂”的問題,第一批參與試點的藥品有657種。改動的方向有兩個,一是更簡單易讀的紙質說明書,二是適配完整版的電子說明書。
紙質說明書鼓勵使用四號或更大字體,藥品名稱、提示內容、警示語等信息要醒目,左上角放置條形碼或二維碼鏈接到完整電子說明書。電子版文字建議使用黑體便于讀屏軟件讀取,同時支持縮放及對不同電子產品的適配。此外,電子版不允許有任何誘導性的廣告按鍵和插件。隨著技術的進步,也期待會有一些更便捷的交互方式,比如智能手機通過觸碰就可以獲取藥品信息,簡化掃碼的過程。
阿里健康設計團隊負責人李超分享:藥品無障礙優秀案例及實踐經驗
阿里健康設計團隊推出了中國首個盲文注音字體,阿里健康體。通過將中文拼音打字的字符與盲文一一對應,降低了無障礙設計應用的難度,阿里健康設計負責人李超帶來了他們的實踐分享。
圖:李超的分享
除了是負責人外,李超也是阿里設計師團隊里的一名設計師,他提到,盲文的翻譯和錄入難度是很大的。在中國大幾十萬的設計師里,沒有多少是掌握盲文的,然而設計師只有掌握盲文,才能給自己的設計增加盲文。
阿里健康體委托了專業的字庫設計公司方正字庫,來幫忙完成字體的開發和設計工作。用戶只要下載安裝字體,就可以通過拼音把盲文拼寫出來,也可以直接拼寫中文,在字體的選擇上選擇了較為通用的圓體。不管是醫療機構、藥品類企業,還是跟醫療健康相關的出版物都可以使用,設計師在不掌握盲文的情況下,也可以增加盲文的設計。
李超講述了設計阿里健康體的初衷:“就是想讓所有的設計師都用,帶動別人一起去做一件通用的,對的事情。”他還說,“這件事情帶有公益屬性,而不是慈善。慈善是自上而下的,而公益是人人都可以參與。”
以上即為本次“醫藥行業無障礙建設研討會”的分享概要,有興趣的企業伙伴可添加小助手,獲取研討會回放;如對嘉賓的分享有疑問,也歡迎通過小助手留言,我們將一一反饋為大家做解答。
圖:添加小助手,獲取研討會回放鏈接
END
推薦閱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