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消亡?2024小紅書內容流量破圈解法
近日,話題#我不再愛看任何vlog的原因#登上小紅書熱搜,熱度高達730w+,有關“vlog消亡”的討論再度引起網友熱議。
曾經風靡一時的vlog為何如今“風光不再”?vlog的紅利期已過?本期,千瓜將深度剖析vlog所面臨的內容營銷困局,并通過案例拆解探索背后的解決方案,為品牌2024營銷帶來更多啟示。
主流內容形式
面臨發展瓶頸?
千瓜數據顯示,2023年1月-11月,小紅書“vlog”相關種草筆記數同比2022年上漲183.20%;預估互動量達到2億+,同比上漲83.04%。可見,vlog仍是小紅書上主流的一種內容形式,熱度并未消退。
小紅書#我不再愛看任何vlog的原因#相關熱搜下,素人博主@Monodori的筆記引起廣泛關注。TA認為,如今社交媒體上的vlog其實是“被制造的偽精致”,與現實生活存在較大鴻溝,產生共鳴后并不能引起實質性的改變,反而會引發焦慮。據千瓜數據顯示,該筆記互動量達到3.8萬+,點贊數高出達人平均水平2270.93%。
圖 | 小紅書截圖&千瓜數據
“精致生活”祛魅
互聯網難見活人?
查看2023年1-11月“vlog”這一關鍵詞相關數據,筆記類型中,“中外生活、接地氣生活、職場、教育日常”名列前茅;筆記內容詞云中,“學習、工作、留學”等場景詞頻現。可以看出,日常生活、職場、教育是vlog創作的三大方向。
圖丨千瓜數據
深挖這三大類型的筆記內容,“月入5萬在北京、一天學習15h、3年成功逆襲”等內卷式標簽映入眼簾。把閃耀的人生經歷濃縮成10字標題足夠吸睛,但在反內卷、擺爛躺平的思潮下,年輕人對帶來焦慮的內容產生一定的抵御意識,不再把生活動力建立在“活成別人的樣子”之上。
圖丨千瓜數據-筆記分析
此外,用戶們還表示如今vlog的內容逐漸同質化,如“很多人vlog都是千篇一律,鬧鐘響起、拉開窗簾、運動跳操”,“vlog三件套:貝果、咖啡、煎蛋”,相似的場景行為,似乎能猜到下一個鏡頭會發生什么。
圖丨千瓜數據-筆記分析
千瓜認為,vlog的魅力恰恰在于:獨一無二的個體所展現的真實情感和鮮活的生命體驗。當腳本被模式化,審美疲勞隨之發生,我們再難見到多樣化的生活方式,以及作者個性化的表達,內容的吸引力大大減弱,也難怪網友們直呼:“內娛/互聯網再無活人”!
vlog種草進階
營銷需要落地生根
千瓜通過調研相關內容,總結出vlog的三大種草形式:
圖丨千瓜數據
面對逐漸趨于飽和的內容和用戶喜好的變化,品牌如何展開vlog營銷布局?
1 擺脫焦慮敘事,聚焦真實生活
如今,人們對于社交媒體上所營造出的“精致感”日益倦怠,千瓜認為,對于“狙擊”年輕消費者的品牌而言,誰能幫助他們短暫地抽離現實的焦慮,誰就最有可能贏得年輕人的青睞。
Vlog博主@潔妮泰美 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帶領大家“反焦慮”:“28歲、月入0.3萬”,封面反諷味道十足。在她的vlog里,沒有過度內卷式的行為,沒有代表精致生活的消費符號,充滿著對打工生活戲謔式的文案:“上班只想坐老板的位置”、“年紀輕輕過上了月入十萬,還差9萬7的日子”,堪稱妙語連珠。該筆記點贊數超過達人平均水平1716.55%,吸引無數網友在評論區連連稱贊:“好會說話”!
圖丨小紅書截圖&千瓜數據-筆記分析
反套路式vlog的異軍突起,反映當代年輕人想要“輕松地做自己”。TA們不再追捧精致,不再認為“平凡羞恥”,將“自嘲”視為一種焦慮與壓力的釋放,背后其實與自我的和解。千瓜認為,對于品牌來說,不妨把營銷視角轉向身邊的真實世界,更加關注用戶的真實情緒、真實生活與真實渴望,把握這一關鍵性的轉變,或能撬開年輕用戶的心智大門。
2 擺脫既定想象,塑造人格魅力
真實生活是vlog創作的基調,而真實的人格魅力是打動消費者的關鍵。千瓜認為,對于創作者來說,需要找到自己區別于其他博主的獨特性,并在內容中放大自我的人格魅力,比起模式化的腳本,讓用戶看到鏡頭背后“鮮活且具體的人”,或能更易引發用戶共鳴。
以vlog博主@劉六六 為例,在分享校園生活的大背景下,在vlog中我們還看見她身上“執行力強、目標清晰、獨立勇敢”等人格特質。與云南白藥合作的筆記《《大膽點你沒有那么多觀眾》大學必修課一?????》中,介紹產品時她說,“要像彩虹牙刷一樣活成五彩繽紛”、“超90度彈力彎曲,它也不再被定義”,將產品理念、設計特色與博主的人格特色完美融合,互動量達到3.3w+,點贊數高出達人平均水平498.81%。
圖丨小紅書截圖&千瓜數據-筆記分析
總結
本期,千瓜以“vlog消亡”這一熱點命題為切入口,剖析當下這一內容形態的發展瓶頸,為內容營銷提出新解法,望能為品牌擊破營銷困局,實現新的跨越。
互聯網內容迭代速度越來越快,持久占據用戶視野并非易事。任何新興的內容形態都在不斷發展變化,唯有洞悉用戶心理,快速抓住人群的關注動向與情緒脈絡,才是內容營銷不斷推陳出新、長盛不衰的不二法則。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