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韻再生”亮相2023大黃山文旅城市微更新與和美鄉村建設標識展會
2023年12月15-16日,2023大黃山文旅城市微更新與和美鄉村建設標識展會在安徽省安慶會展中心召開。此次展會由安徽省安慶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安徽省安慶市廣告行業協會協辦。
南京投石以其獨特的中國古典繪畫AI模型“氣韻再生”,盛裝亮相于2023大黃山文旅城市微更新與和美鄉村建設標識展會。安徽安慶市政府黨組成員周建春一行領導參觀體驗中國古典繪畫AI模型“氣韻再生”,孫峰峰陪同并介紹。
本屆大會圍繞城鄉規劃/智慧標識/智能技術應用賦能等問題展開探討。南京投石董事長孫峰峰受邀出席大會,并發表《AI人工智能和沉浸式技術應用賦能文旅》演講。
此次研討會中,眾多業內專家、學者、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嘉賓代表與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城市“微更新”與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
在演講中,孫峰峰做《沉浸式和AI技術在場景中的應用》主題分享。分別從數字人和直播技術、AI繪畫技術和GPT大模型技術等方面展開介紹。傳統的數字內容多是通過三維建模完成,演變到計算機算法時代,產生了日本teamlab和美國藝術家雷菲克·安納多爾等算法生成內容代表。發展到人工智能時代,由AIGC為代表的內容生成技術給藝術創作帶來了更多可能性,降低了內容生產的門檻,創作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提高,如南京大學AI與中國古典藝術的氣韻再生體驗館項目。
孫峰峰在演講現場提出了“AI濃度”的概念,這是投石智能對新媒體展覽中AI技術運用深度的一種衡量。可將“AI濃度”理解為AI技術在展覽中的占比,即可視化內容中由AI技術生成的比例。這一概念的提出標志著新媒體藝術展覽中將會涌現更多基于AI技術的創新作品。而“AI與中國古典藝術的氣韻再生”體驗館項目則是國內首次“AI濃度”達到100%的新媒體藝術展覽,所有可視化內容都由AI技術生成。“AI濃度”的提升將帶來“基因突變”,這一突破性的創新為未來新媒體藝術展的評判標準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他結合蘇州昆山周莊五福之林夜游、廣州南沙水鄉、煙臺養馬島夜游項目和蘇州太倉海運堤魔幻夜公園項目等實際應用案例為大家分享。這些夜游項目主要通過人機交互和虛擬現實等技術,將鄉村和景區的特色文化場景進行數字化體驗的典型案例。這些項目不僅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體驗,也展示了文旅夜游的魅力和價值。同時,這些項目也證明了人機交互等元宇宙體驗技術在文旅產業中的應用前景和潛力。
在展會上,南京投石展示了包括“三生萬物”、“指尖靈犀”、“茶韻悠然”、“丹青墨語”、“審美書頁”、“笑傲江湖”、“氣韻再生”、“羽跡回歸”等在內的多個互動裝置。這些裝置均以中國傳統美學為主題,通過現代科技手段進行呈現,讓觀眾在體驗科技的同時,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其中,“氣韻再生”互動裝置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活動現場,領導和觀眾分批來參觀體驗。
安慶市政府黨組成員周建春、安慶市文化和旅游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鄭誠、安慶市農業農村局三級調研員鄭健、安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四級調研員陶岳等領導蒞臨投石展位參觀。
“氣韻再生”是南京大學美育工程建設團隊、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投石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AI美育的探索實踐項目。它深度學習了傳統中國畫的風格和技巧,能夠自動生成具有中國傳統美學特征的繪畫作品。此次參展,觀眾們可以通過“氣韻再生”互動裝置,體驗到中國傳統繪畫的魅力。
未來,我們相信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將繼續推動文旅產業的創新和發展。我們將繼續深入研究虛擬現實技術,結合鄉村特色文化,開發更多具有特色的文旅產品,為游客提供更加個性化、沉浸式的旅游體驗。
此次南京投石的參與,以其創新性的技術和深厚的藝術積淀,為這場盛會增添了獨特的色彩。我們南京投石一直深耕于科技領域,專注于AI人工智能和沉浸式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我們堅信,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將為文旅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而此次展會,正是我們分享這一理念,以及展示我們實踐成果的最佳平臺。
作為一家致力于技術創新的公司,南京投石始終堅持以科技為手段,推動文化傳承和發展。只有將技術與文化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未來,南京投石將繼續深化科技與文化的融合,探索更多創新性的技術和應用,為文旅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相關文章:
南京投石參加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數碼藝術學院校企合作年會暨全國數字藝術與動漫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研討會
AI濃度100%的中國古典繪畫AI模型“氣韻再生”亮相中國國際廣告節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