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 IP 市場飆速發展背后的驅動力
在中國,知識產權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營銷資產。知識產權為何能夠擴大市場影響力、吸引新受眾并提升現有產品之于中國消費者的價值?本文將從三大方面詳細解讀其中的奧秘。
中國的知識產權(以下簡稱“IP”)市場無疑正以迅猛之勢發展壯大。那么,究竟是什么導致了如此勢頭?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投資者與企業為何紛紛轉向 IP 以提升營銷效能,同時總結出 IP 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營銷資產的三大關鍵原因。
如我們所見,中國文化娛樂產業的發展勢頭迅猛,正為那些大膽進取的企業與投資者帶去機遇。
1. 持續完善的保障制度正提升 IP 價值
隨著版權法的進一步規范與實施,市場逐漸邁入正版化軌道,使 IP 愈來愈成為企業的優質投資之選。
2015年,中國政府發布史上最嚴版權法,旨在為互聯網時代最容易受到盜版和版權侵犯影響的經濟領域,即創意與文化產業提供保障。
在這些制度的保障下,致力于開拓中國市場的全球性企業紛紛轉向受良好保障的高價值 IP,期冀以此撬動營銷并實現市場突圍。
例如之前,肯德基與中國熱門手游《陰陽師》展開跨界合作,聯手推廣肯德基“歐氣明星餐”和“陰陽師閃卡”以提升品牌影響力與認知度。
在 IP 成為前瞻性公司打開潛在影響力的重要資源的同時,創意產業及更廣泛的中國經濟也持續展露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以肯德基為例的知名品牌已搶先意識到 IP 的巨大潛力,以此深化營銷效能、吸引新受眾,同時實現在中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2.中國創意產業的持續發展
1) 科技進步
隨著科技的發展,動畫制作效率日漸提升,傳播成本實現大幅削減。
自進入新千年以來,動畫軟件與 CG(計算機動畫)技術的成熟使人力資源得以從傳統動畫制作中解放出來,為動漫的潛在發展拓寬了道路。此外,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傳統漫畫的種種缺點在便利的網絡動漫前愈加突出,導致越來越多的動漫愛好者正從線下轉移至線上。
2) 市場規模
中國創意產業總產值目前已突破 1500 億元,在線內容市場體量則接近 100 億元。
近年來,中國文化產業的內容消費市場實現高速發展,動漫在該產業中所占的份額亦有所提升。
在資本、新媒體與消費群體的推動下,動漫產業的產值持續快速增長。2017 年,中國動漫產業總產值達到 1536 億元,其主要利潤來自于上游動漫內容市場及相應的下游衍生品市場。
事實上,下游衍生品市場已成為動漫產業產值的主要貢獻者。以全球最成熟的動漫市場——日本為例,其衍生品市場的產值約為內容市場的 8 至 10 倍。近幾年隨著國內動漫質量與產量的雙重提高,中國在線動漫市場的規模亦已步入持續擴張階段。
3) 用戶群體
泛二次元用戶規模接近 3.5 億,在線動漫用戶的數量高達 2.19 億。
隨著青少年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二次元文化在中國的流行,當前用戶及潛在用戶的體量可謂浩瀚巨大。據 iResearch 研究數據顯示,2018 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接近 3.5 億,在線動漫用戶總量則突破 2 億人次。這一龐大的規模背后蘊藏著巨大的市場需求,為中國動漫產業的進一步增長與發展創造了無限機遇。
顯然,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與成功,以及中國消費者對原創版權內容付費意識的增強(而非選擇盜版內容),無一不表明了這一市場的發展潛力與深層優勢。
但若要延續這種發展趨勢,企業則必須重視中國年輕一代并牢牢抓住這一群體的吸引力。作為中國未來的消費主力軍,90 后甚至 95 后正不斷崛起,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市場地位。目光長遠的投資者、公司及企業已紛紛將年輕消費群體納入市場發展的考量中。
3.消費能力高漲的中國千禧一代
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亦日益增強。
在人口與中產階級不斷增長的今天,“正版”逐漸成為高端與威信的代名詞,年輕一代對于文化領域正版內容的付費能力與意識呈現出可喜的增強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7 年上半年中國家庭月平均收入為 6250 元,90 后與 00 后的家庭月平均收入則高達 10676 元,超出全國平均水平 70.8% 之多。相比于前幾代人,這群成長于較好物質條件下的 90 后與 00 后年輕人更愿意為文化娛樂服務買單。
iResearch 用戶調查數據則表明,90 后與 00 后的人口規模現已超過 2.8 億,其娛樂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 28.9%,在線娛樂的平均每日消費時間已超過 1.6 小時每用戶。據 iResearch統計,在中國 24 歲以下的用戶中,在線娛樂產品占據了較大比例的用戶時間。其中,視頻服務所占比例高達 27.1%,游戲服務則占據了 9.2% 的用戶時間。
那么,這一策略的發展潛力究竟如何呢?近期的一些成功案例可為此提供清晰的闡釋。例如,高端音響設備制造商 Beats 曾于天貓超級品牌日推出一款特別版耳機。這款新品結合知名 IP “Line Friends”中的卡通形象,將 Beats 耳機的設計特點與生動的卡通形象緊密融合,一上線即備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
盡管這是 Beats 首次探索 IP 營銷模式,但其優勢可謂顯而易見。結合基于同一 IP 打造的在線游戲的創意部署,該款定制耳機發布當天即創造了天貓 2000 元以上高端耳機單日最高銷售額紀錄。
在 Beats 的案例中,“Line Friends” IP 以其激萌的形象深受中國年輕女性的喜愛,也因此助推 Beats 收割了大批年輕女性買家。
如 Beats 與知名 IP“Line Friends” 的深度跨界合作案例所示,在市場運作中創意性地運用 IP 可引發中國年輕消費者的極大興趣,進而轉化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總結
隨著版權保護制度的不斷完善、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張以及企業運作精選 IP 以吸引新消費群體的能力的提升,各類品牌紛紛重視起這項重要資源,并試圖以此撬動營銷實現進一步發展。
在持續發展的中國經濟下,那些期望分羹市場利益的企業與投資者將有望享受到創意產業帶來的巨大紅利,同時收割大批年輕而消費能力高漲的用戶群體。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