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博文共創”形式升級,“跨界聯名”有了新玩法!
隨著越來越多品牌、IP進行跨界聯名,并頻頻出圈,品牌與品牌、品牌與IP之間的共創需求也越來越多。為此,微博粉絲頭條對“博文共創”的形式進行了升級,不止于品牌與明星、KOL共創,更將支持跨界聯名!
一、跨界聯名常態化,微博營銷優勢凸顯
跨界聯名營銷已呈現常態化趨勢。數據顯示,在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的品牌營銷案例中,跨界聯名相關案例占比達到了15%。夏季營銷、雙旦跨年及春節營銷中,品牌選擇跨界聯名的比重更高。
自8月底茅臺與瑞幸跨界聯名的消息傳出,隨即引爆社交媒體。在微博,#茅臺瑞幸醬香拿鐵#、#一杯咖啡 兩代人的沉默#、#瑞幸為什么不直接倒茅臺#等數十個話題陸續登上熱搜。就在昨天,喜茶與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的聯名剛剛官宣,話題#喜茶 我佛持杯#也喜提熱搜,賺足了眼球,同時頗具趣味性的話題引起廣泛熱議。
由此可見,跨界聯名為品牌實現多元營銷目標,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而在這些跨界聯名的營銷活動中,微博的“輿論場”優勢凸顯,為跨界聯名造勢、傳播提供了重要陣地。
二、博文共創形式升級,支持品牌、IP跨界聯名
今年微博粉絲頭條推出的“博文共創”產品,讓輿論場優勢進一步轉化為品牌勢能,為品牌傳播提供便利。其“標準形式”是通過展示品牌與明星、KOL聯合創作的標識,讓品牌能夠借助明星、KOL影響力,實現粉絲私域轉化,擴展品牌受眾。
為滿足跨界聯名的營銷需求,此次博文共創「形式升級」后,支持「品牌與品牌」、「品牌與IP」等更多共創形式,幫助共創雙方在跨界聯名活動中進一步拓圈、轉化。
“博文共創”一鍵雙關注形式,是跨界聯名社會化營銷的最優載體。雙頭像展示,讓品牌、IP強勢曝光,打造聯動氛圍感。而頭像順序,還會根據共創雙方粉絲的不同靈活變化,以提升信任度。位于博文右側的“關注”按鈕,能讓品牌或IP共創的雙方相互引流,精準轉化私域資產。
三、將聲量轉為社交資產,讓跨界聯名效果持續
在“品牌×品牌”的聯名合作中,同行業雙方往往在用戶重疊度、消費場景、渠道資源等方面更為契合,有利于面向較為精準的受眾,發揮優勢的疊加效應;而不同行業的跨界聯名,由于品牌差異,往往通過營造反差感、新鮮感,吸引新用戶關注,實現“破圈”傳播。
在“品牌×IP”的聯名合作中,品牌通過挖掘自身與IP間的共同氣質內核,在搶奪眼球、激發聲量的社交屬性之外,也在借由IP強化消費者的文化獲得感,放大品牌價值。
10月3日,霸王茶姬與盜墓筆記推出聯名活動,借助粉絲頭條“博文共創”,獲得累計互動數超5萬,雙方漲粉累計10萬,品牌話題閱讀量超3億。一場國風品牌的跨界聯動不僅獲得了輿論聲量,更實現了社交資產沉淀。
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更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同時也是占據微博輿論場的主力軍。跨界聯名這一帶有天然傳播屬性的營銷活動,有了博文共創的幫助,更容易將一次聯名活動獲得的巨大品牌聲量轉化為私域資產,余音繞梁,持續經營。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