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無語!喜茶聯名無語菩薩,把精髓搞丟了
抱一絲,嚴格來說,喜茶這周新聯名的對象,不是咱們的表情包??汀笩o語菩薩」。
首先,它的本名叫沉思羅漢,無語菩薩是各位對它的愛稱。其次,它只是聯名中的一環。喜茶的合作對象,是今年因它驟火的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
跟它一同亮相聯名的,還有館中的另外兩座羅漢瓷器作品:伏虎羅漢和歡喜羅漢。
不過得承認,大家一窩蜂涌上去,把「佛喜」聯名周邊套餐火速掃空,多數是奔著無語菩薩(即:沉思羅漢)去的。
就圖它平等創飛所有人的不屑神情,可以替自己單方面向同事、領導、老板、甲方等人隱形宣戰。
它的使用場景,被網友安排得很清楚。
買好茶飲,帶進會議室。開會間隙,時不時舉起杯子上的一臉不屑,對準滔滔不絕的領導/老板,以示自己的反抗。
喝完之后,杯子洗凈,放在工位對準過道,又是對其他同事長久的心智滲透:鼻涕帶火,別惹我。
圖源:小紅書@zy
這職場無語味兒,夠嗆人,醇正,濃厚,持久。
可以說,喜茶在這波聯名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一面鏡子:幫消費者間接泄洪不滿情緒,也幫文物照出原本的模樣。
如果不是這次聯名,我到現在都不知道,原來「無語菩薩」本名叫沉思羅漢??此茻o語,其實是在冥想中思考問題。
被做成「統統雞嗶」表情包的伏虎羅漢,實際上很溫柔。給饑餓的猛虎喂食,用善意降服了它們。
最后一件文物叫歡喜羅漢,名字這么喜慶,是因為他經常在演講和辯論時,滿臉笑容地跟大家聊快樂。
是不是都和我們原本的認知有出入。這種反差,倒和喜茶的「喜文化」很貼合。
哪怕這些文物,是因為無意間迎合了大家的負面情緒出圈,喜茶也能把它拐回品牌理念積極向上的道上,再借此為文物正名。
除此之外,這次聯名,還給我科普了另一個冷知識。
官方說,這次聯名的茶飲,是喜茶推出的首款茶拿鐵。
但看完配方圖,實在很迷糊:3.8源牧甄奶,加上佰年老叢茶湯。未見任何咖啡元素,怎么就成拿鐵了,難道是玩概念?
去翻了下官方微博,才知道是自己無知了。拿鐵,是意大利文Latte的音譯,本意就是「牛奶」。所以茶+牛奶,名為茶拿鐵,一點毛病沒有。
以上這些,大概就是聯名的文化意義所在。
好了夸完了,該吐槽的還是要吐槽。
回到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視角,這次聯名,實在消磨熱情。當你看到官宣眼前一亮,準備激情下單時,喜茶會給你潑兩盆冷水。
第一盆冷水,叫限定。
這次聯名,給三座羅漢文物,各設計了一個主題杯款式。按理來說,消費者應該有自主選擇款式的權利。
但喜茶官方說:因物流原因,部分門店款式有限。
如果點開自己的喜茶小程序,再去小紅書、微博逛逛,會發現:好多城市門店都只有一個主題杯款式,我們壓根沒得選。
物流限制,本該是品牌自行規避的可控因素,現在卻成了造成消費者體驗單一化的擋箭牌。也不怪網友揭竿而起,在各社交平臺罵罵咧咧。
而這第二盆冷水,叫流水線作業。
這次聯名,推出的周邊只有冰箱貼(喜卡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沿用了以往設計周邊的思路,在官方人物阿喜的側臉上,加上三座羅漢文物的裝束元素。
我能理解喜茶的用意,是想融合雙方特點。但它明顯忽略了這些文物對消費者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它們正臉所呈現出來的,理直氣壯不耐煩的神情。
現在的側顏周邊,空有樣貌,精髓卻流失了,儼然成了喜茶聯名標準流水線作業下的產物。
聯名本該帶來的驚喜和新鮮感,沒了。倒是留下情緒需求被批發消費的空洞。
類似的洞察和創意,另一個茶飲品牌的聯名,倒是給我帶來了驚喜。
今年夏天,樂樂茶推出的“一拳”系列,主題杯設計和喜茶這次聯名相似,也是以人物發瘋神態為主,甚至更為狂野和外放。
但最戳中我的,是樂樂茶把“一拳”這個概念,從精神層面的宣泄抽出來,化成實體延續到了線下:走進門店,就能看到顯眼的「一拳打爆沙袋」,哪怕不消費也可以上去打幾拳。
圖源:小紅書@查斯威爾
好一個直白、實打實的情緒滿足。這味兒就對了。
防杠聲明,沒有故意抬杠和對比拉踩的意思,相反,這屬于對喜茶的愛之深責之切吧。聯名本質上就是不同文化符號之間的鑲嵌,如果沒有帶來全新的沖擊感,那這名不聯也罷。
省得釀成消費者癡心錯付的尷尬。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