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4個月,日進百萬,暢讀的微短劇是怎樣快速起量的?
摘要:暢讀科技自今年7月開始入局微短劇,短短4個月,每天的用戶充值已超百萬元。他們將「分秒幀」融入到微短劇的制作流程當中,每月至少4個項目并行推進,有條不紊。借助分秒幀,制片方與承制方人員實現高效協同,大幅提高微短劇審片和修改的效率,每周節省10小時以上,制作周期縮短20%以上。同時實現每集“卡點”的快速打磨,穩步提升付費率。
橫店已經徹底變成了“豎店”!
因為微短劇項目的瘋狂涌入,現在的橫店,絕大部分的監視器和攝像機,都豎了起來。它們拍攝的,都是在小程序或短劇App上豎屏播放的爽文短劇。這些1-2分鐘一集的內容,讓全球觀眾欲罷不能。
今年7月才正式入局微短劇的暢讀科技(以下簡稱“暢讀”),已經在自營平臺上線了近百部短劇。短短4個月時間,單部劇的日播放量最高達300萬-500萬,用戶充值已達每天百萬元的級別。
暢讀的傳統業務是網絡文學出海,公司運營著多款不同語言的閱讀APP,是國內網文出海第一梯隊的玩家,也有自營的有聲書平臺。
之所以轉型做微短劇,暢讀科技董事長鄒建峰告訴分秒幀:“一是因為視頻化是大勢所趨,微短劇可以理解為傳統網文向下游的延伸;二是變現效率比網文高;三是流量入口相對可控,可以自己獲取流量,不像網大或網劇那樣只有愛優騰幾家入口。”
以網文出海業務作為基石,暢讀相對其他入局微短劇的玩家有著多重優勢:不僅手握大量網絡文學版權,還有多年形成的內容改編能力,以及對于出海應用和內容的分發、推廣的豐富經驗。
鄒建峰介紹,現在暢讀每個月至少有4部自制微短劇同時推進,一部劇會同時制作中文版和英文版,分別在小程序「新想象短劇」和海外版短劇App「MoboReels」上線,兩者都是暢讀的自營平臺,分別針對國內和歐美市場。國內版定價2元/集,歐美版0.2美元/集,一部劇通常80-120集。而制作成本每部大約為30萬人民幣,平均每集的成本僅3000元左右。
風口之下,IP版權商、影視制作公司,甚至MCN機構紛紛跑步入局。當下,微短劇的制作還沒到“卷”品質的時候,生產效率是各路玩家搶占市場的第一追求——快速推出更多的劇,提高出爆款的概率。
多個微短劇項目如何有條不紊地并行推進,制片方與承制方之間多個角色如何緊密高效協同,如何把控劇集質量尤其是每一集的付費點,都是暢讀需要解決好的關鍵問題。
暢讀將音視頻生產協作平臺「分秒幀」融入到微短劇的制作流程當中,公司內部的編劇、制片、監制,與承制方的導演、剪輯師實現無縫溝通協作,大幅提高微短劇審片和修改的效率,平均每周節省10小時以上,制作周期縮短20%以上。
那么,微短劇是什么樣的生產模式?制作過程中有哪些關鍵節點?暢讀科技又是如何借助分秒幀提升組織內外的協同能力,提高制作效率?
跨組織跨地域協作,多項目并行有條不紊
微短劇的制作通常包括前期策劃、籌備、拍攝、后期制作和審改、成片交付幾個主要環節。暢讀有內部編劇負責劇本改編,由內部制片人統籌整個項目,拍攝和后期則交由合作的承制公司,籌備期間由選角公司提供演員。前期策劃需要1-2周時間,籌備和定演員約1周,進組拍攝1周即可完成,后期制作和審改約1個月時間。(業界通常認為,一部劇如果籌備時間超過2個月,就有失控的危險。)
現在,暢讀每個月至少有4部自制微短劇同步推進,它們就像高速轉動的車輪,循環往復往下跑。暢讀合作的承制公司目前已超過10家。由于參與項目的內、外部人員眾多,對跨團隊跨組織跨地域協作提出了很高的挑戰。
鄒建峰告訴我們,團隊已經使用分秒幀做了6-7個微短劇項目。在分秒幀上,暢讀為每部劇創建了不同的項目群組,所有項目成員都要求加入項目群組,公司內部的編劇、制片、監制和承制方的導演、剪輯師等角色實現一站式協同,所有人扁平化溝通,保持信息的實時同步和一致。
同時,以分秒幀的項目群組為中心匯聚所有項目資產,每部劇上百集的內容有序管理,一目了然。所有的內容,一次上傳就可實現所有成員云端共享,隨時隨地在線瀏覽,無需反復傳輸和下載。
暢讀在引入分秒幀作為微短劇的生產協作平臺之后,有效避免了項目、人員、資產的混亂,所有項目在同一個分秒幀企業賬號中完成協作,有條不紊。
直接在視頻上打點批注,審片效率顯著提升
微短劇能讓觀眾迅速上頭,頻頻出圈,在內容上有其獨特的“過人之處”。相對一般的短視頻內容,劇情要求緊湊連貫,滿足人們追求“爽感”的心理需求,對于服化道和演技等方面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影視制作水準,才能不斷激發網絡用戶付費的沖動。
后期制作過程中,暢讀對微短劇內容質量的把控主要是通過粗剪、精剪、成片的三輪審核。除了對畫面、聲音、臺詞、字幕、剪輯節奏等方面的意見反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卡點”的把握和打磨。所謂的“卡點”,通常是劇情的“爽點”或“癢點”,它們是促進用戶充值解鎖下一集的關鍵。開頭幾集的卡點尤其關鍵,卡點設計、打磨得好,就能勾著用戶往下看勾著用戶付費。
想有效把控制作進度和內容質量,就要求制片方與承制方的主創人員保持順暢地溝通,否則不僅影響項目進度,還可能因多次返工拉高制作成本。
過去,他們主要使用“網盤+Word文檔+微信”來進行審閱和意見反饋:承制方的后期負責人或導演使用網盤向暢讀的制片人交付成片,暢讀的制片人審看的過程中需要記錄修改點對應的視頻時間碼,將修改意見寫在文檔上,并貼上問題畫面截圖,然后微信發送給承制方進行修改,有時甚至還需要進一步通過線上會議溝通和確認這些修改意見。
使用分秒幀之后,整體制作流程得到極大優化。承制方只需要將視頻文件上傳到相應的分秒幀項目群組,暢讀的制片人進入群組,直接在視頻上打點批注,就可以將修改意見反饋給項目內的所有承制方人員。不用記錄時間碼,無需截圖,對于文字不太容易描述的抽象細節,還可以直接在視頻畫面上圈點畫,或者上傳參考圖、外部鏈接,幫助精確表達想法。大幅降低制片人的工作量。
由于微短劇都是豎屏視頻,分秒幀的小程序端也為制片人的審片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移動狀態下用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審看高清視頻、反饋修改意見。
對于承制方的導演和后期制作人員來說,所有的修改意見都自動匯總在批注列表中,而且每一條修改意見都對應到問題畫面和時間碼,省掉了原來需要人工整理、確認的工作量和時間,只需對照批注進行修改即可。工作效率因此大幅提升,且最大程度避免了修改意見傳達走樣、來回返工,以及遺漏修改點等問題。
結語:
微短劇出海目前還在初始階段,沿襲網文小說充值付費模式的小程序/APP短劇,在商業模式上已經基本跑通。接下來,決定微短劇玩家盈利能力的,將是項目運轉的效率以及對內容質量的有效把控,分秒幀將持續為先進創作團隊賦能。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