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漫步街頭,突然飄來一陣熟悉的咖啡香味,味蕾開始騷動。這時你的手機屏幕上出現一行地址,告訴你距離你最近的那家你熟悉的咖啡店位于何處。迫不及待的你也不用擔心身上沒帶現金或零錢,用手機和店員的手機“接個頭”,你的個人銀行賬戶就會自動接收服務感應,將金額轉到了對方賬戶上,然后你就能盡情享受陽光下的肆意香醇。
這也是微軟新系列的“New Banking Experience”展望視頻中所傳達的體驗。也許明天,我們外出消費完全可以拋棄“掏出錢包-刷卡-簽字”的這一套程序。不論金額大小,都在你和店員短短幾秒鐘的問候過程中幫你完成。到那時,Gucci的錢包,Tiffany的錢夾等的花費是不是都可以省下了?
資料編輯、作者: Vivian Peng
(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來自DamnDigital)
今年年中,微軟聯合 Infusion 和 BNP Paribas 制作了標題為“未來銀行”的概念視頻,和前不久的愿景視頻“Productivity Future Vision”屬于同一路線。
在視頻中,凸顯了幾個核心的科技應用:Geolocation地理位置定位技術,NFC Communication近場通信技術,還包括 Windows Slate、Windows Phone、Surface、以及設備間數據的無縫傳輸技術。這幾樣技術單個看來其實我們都不會陌生,都是近來被各大品牌逐鹿的熱門爆點,也許,只是我們還不曾想象過,我們每天新聞面對的這些科技應用,一旦結合起來,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這樣的變化。
Geolocation地理位置定位技術
無論是谷歌還是谷姐們,實現定位的原理無非是通過 IP 地址來探測用戶的所在位置。簡單地說,Geoloaction 是通過瀏覽器感知用戶的地理位置。其原理就是收集你上網的終端設備的某些信息發送到特定的服務接口用來查詢以獲得你的地理信息。
這是HTML5的Geolocation服務Demo,可以去上手試試看
隨著 Opera 10.6 和 Safari 5的相繼發布,截止到目前為止,Geolocation 的 API 規范在所有非 IE 瀏覽器中都得到了實現。
Opera Geolocation Demo
如果說地理位置的感知已經成為了一項成熟的技術,那么緊接著的問題就是 Geolocation 定位精確的前提是什么?
1. 公共數據:目前的地理位置探測,其資料往往來源于服務商各自的數據,而使用瀏覽器內置的統一接口,將高效整合這一信息。
2. 精確定位:眾所周知,IP 的定位能力是比較差的,絕大多數情況下,它的精確度能達到數十公里就已經不錯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任何辦法,無論是服務器端語言還是客戶端的 JavaScript 腳本,都無法從用戶那里獲取到更多對定位有所幫助的信息。然而作為用戶機器上更為底層的瀏覽器,它將有權利支配其他有助于定位的設備,比如 GPS 和 WIFI。GPS 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在信號良好的情況下,它可以精確到數米之內。而 WIFI 在國內基本上被廢了,對于這項技術普及的國家,WIFI 的定位基本上可以精確到百米左右,據說經常可以見到一些公司的人,整天什么都不干,就開著小車到處晃,到一個熱點( Hot Spot ),就記錄下當前的地理位置,然后傳回到公司的數據庫。
那么,Geolocation服務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有什么具體作用呢? 這個問題太愚蠢了。推薦幾款基于Geolocation技術的App:
使用Glympse的服務,你可以幾個小時內與你選擇的朋友“分享你所在的地方”。
比如說你遇到堵車,開會要遲到了,你希望同事們對于你何時能到辦公室有個大致的了解。其實谷歌縱橫也有可以限制共享位置的時間的類似功能,但Glympse的核心就是這種共享,而谷歌縱橫還“分心”在很多其他功能上。 該服務現已推出iPhone和Android應用,你可以用它來創建“Glympses”,即包含了你的實時位置的地圖。然后你可以通過手機短信、電子郵件、Facebook或Twitter與朋友分享這些Glympses 。他們點擊鏈接后就會進入一個顯示了你的實時位置的地圖網頁(Facebook的小工具直接在新聞源中更新)。你必須為Glympse設定一個有效時間,最長可達4個小時(平均來說,Glympse的有效時間是40分鐘)。在這段時間結束后,朋友們就再也看不到你的位置了。
Loopt于2009年由就讀于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山姆·奧特曼創建。其功能就是讓用戶快速獲取相關場所的信息,通過手機中的Loopt應用尋找當前位置周邊的朋友。其真正的創新之處在于如今推出了地理位置問答功能。類似于酷站之前推薦的Dailyplaces。該功能采用了實時提問和回答的方式,猶如即時IM聊天。這項功能的目的是促進用戶之間的交流,讓用戶直接獲得想要的信息,以便更好的推薦地點,甚至是即將發生的美妙約會。支持Facebook、Twitter同步分享來自Loopt應用中的圖片、地理位置、問答等信息。
當然,舉不勝舉的還有StreetMuseum 街道博物館,Layer等等。
NFC Communication 近場通訊技術
不得不提到最近火到爆的一個應用技術——NFC近場通信。NFC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
借助NFC技術,智能手機可以去“touch”幾乎一切事物,這將給基于移動終端的移動互聯網帶來與現實世界更立體的對接,并開啟更多的商業引爆點:當你手里拿著手機,在一個音樂會的廣告海報前面,把手機接近海報,它就能實現手機與海報網站的連接;要想買票入場,可以利用嵌在手機中的智能卡支付票款。這就是NFC想要帶給人們的生活享受。
基于NFC的移動應用——Android Beam
今年10月發布的Android4.0版本中基于NFC的應用——Android Beam成為最大亮點。該功能強調機對機的數據交換功能,例如兩部手機碰一下就可以交換照片、名片等,這顯然要比藍牙更為方便。
內置Android Beam,手機之間可通過NFC在Android 4.0間傳輸數據。只需要兩部三星的Galaxy Nexus手機,或者其它配有對應軟件及電池的手機,即可接觸交換數據。這一新功能將會催生新的機會和新的游戲應用。希望到那時候,交換會更加可靠。需要注意的是,穩定性還不夠,據稱,NFC技術得到普及應用的穩定程度,我們還需要等待一些時間。
既然提了NFC,一定少不了“移動支付”這個話題,Google Wallet就是一個典型的市場賣點。說來話長,咱們下周“另起爐灶”專門聊聊 “我們未來的錢包究竟會是什么樣” 這一話題,敬請期待。
跨平臺數據無縫對接
這一服務的實現和NFC技術脫不了關系。微軟計劃通過近場技術實現跨PC/平板、surface、手機與電視的無縫數據傳輸功能。 更具體一點,微軟將利用諸如藍牙(Bluetooth)、近場通訊技術(NFC)和 Wi-Fi Direct 來匹配設備,并跨 Windows、Windows Phone 和 Xbox 進行直接的數據傳輸。
事實上,微軟在 2006 年也曾推出過這類功能的產品 – 當時的初代 Zune 30 設備包括被稱為“Squirting”的功能,允許兩部 Zune 在近距離的情況下通過 Wi-Fi 來分享音樂,只不過這是 5 年前的事了。
微軟正在準備下一代操作系統 Windows 8 和 Windows Phone 8“Apollo”以及可能的新 Xbox —— 不管是否統一系統內核,現在界面和體驗已經統一到了 Metro UI,下一步應該就是三屏之間的互操作性了。
參考來源: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