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電商:讓“人貨場”更具增量價值
在電商行業的商業模式中,“人貨場”三要素缺一不可。但進入社交媒體時代,信息流、商品流交織融合,商品購買不再是純粹的“貨架式挑選”,“人貨場”也有了新定義。
微博電商打通了電商平臺與媒體平臺的數據鏈路,并在活躍的信息流內容生態根植、成長,讓電商廣告主輕松搭上社交電商的風口,實現更有效的流量轉化和商品銷售。
一、打破數據壁壘,實現“人”與“場”的擴充
電商平臺與媒體平臺存在“貨場”與“流量場”的互補關系,因此,很多廣告主想在媒體平臺獲得性價比更高的流量,引流第三方電商平臺。但電商平臺嚴格限制外部媒體獲取交易數據,導致商家在引流投放時,媒體無法獲取廣告與用戶購買行為之間的匹配關系,導致模型無法實時優化后端下單行為。
針對該問題,微博信息流廣告產品提出了“超粉CID”的解決方案。微博超粉CID是一個通過點擊id實時回傳交易數據的技術,將廣告曝光與商品交易數據實時匹配,從而使模型能夠作用于下單行為優化。
CID模式打通了微博與第三方電商平臺的數據壁壘,第三方電商廣告主也能借助微博的充沛流量,高效引流,精準收割,實現了“人”與“場”的擴充。
二、緊跟行業趨勢,提供最優“貨”品參考
微博是輿論熱點的風向標,更接近用戶,更能及時感知消費者對商品的喜好變化。因此,微博電商近期上線了CID投放工具——電商品類排行榜,解決了業務側投放CID鏈路時無品類信息參考的問題,為電商廣告主提供最優“貨”品參考。
在電商品類排行榜中,有三大功能:品類benchmark、品類趨勢和品類購買偏好。通過不同投放數據的分析,直觀展示大盤分品類投放指標、廣告主投放趨勢、用戶購買品類偏好等高價值信息。
一方面,微博電商CID解決了投放鏈路與人群精準定向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電商品類排行榜,讓廣告主能及時發現消費者最感興趣的好“貨”,投其所好,更幫助電商廣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發揮微博“人貨場”增量價值,讓好貨出圈
微博電商CID是第三方電商廣告投放的基礎性武器,使“人貨場”三要素形成合力,而更開放的微博內容生態就是廣告創意的增量市場,讓好貨出圈。
某客戶在微博投放信息流廣告,創意上采用“沉浸式視頻+內容混剪”的形式引入商品,并通過混合投放模式,實現了超預期點擊。
具體來看,創意視頻以獵奇故事吸引用戶停留,該視頻時長1分鐘左右,平均播放進度就達到了40-55%,再配合電商彈窗導流組件,突出展示商品信息、功效說明、價格優惠等,促進轉化。
在人群定向上,也給其他客戶提供了參考價值。采用“精準定向+通投計劃”的混合投放模式,“精準定向”幫助計劃精準找人,為賬號投放積累正向樣本數據;“通投計劃”僅對年齡、地域、進行了人群限制。由此可見,廣告主在精準投放有一定數據積累后,可配合采用該模式讓計劃充分跑量。
廣告主在微博營銷獲量,“內容驅動”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某美妝客戶選擇親和力強的美妝人設賬號進行投放,化妝教學類視頻內容,循序漸進吸引用戶觀看,后面自然而然引出商品闡述功效,以軟性種草內容促進了用戶轉化購買。同時,評論區積極互動,不做硬性產品推銷,對內容和轉化也是“加分項”。
微博平臺各類興趣人群豐富,好的創意加上與之匹配的廣告產品,為電商“人貨場”提供了增量價值。面對引流目標為流量環境相對封閉的第三方微信小程序,也能精準引流,擴量轉化。
例如,以售賣零食干貨為主的某食品客戶,在微博CID模式的支持下,點擊廣告創意的組件或鏈接,即可直接跳轉到微信小程序,完成購買。同時,數據的回傳優化、廣告創意的賣點提煉都促進了高效轉化。
結語
作為更廣泛、更開放的社交媒體,微博助推傳統電商“人貨場”加速演變。內容與商品有機結合,再加上廣告產品提供的技術支撐,使得電商投放有了“增量場”。
不只是電商行業,為發揮微博場域資源優勢,微博信息流廣告營銷推廣引擎——微博V引擎也對廣告產品進行了多樣化組合,幫助各行業廣告主在微博發現“新增量”。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