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猝死”酸奶被嘲1個月后,喜茶終于自曝!
01
今年“防猝死套餐”特別火,這也把奶茶品牌逼瘋了。
在萬物皆可電子的時代,不僅有電子榨菜,現在連“電子配料表”都有了。
原來前段時間喜茶自曝自家奶茶內幕,正式推出“電子配料表”。
圖源:南都周刊
簡單來說,就是奶茶的配方要裸奔,喜茶給每款奶茶產品附上“電子營養成分表”,公開展示配方原料、營養成分、真品質原料溯源信息等。
網友一下子炸鍋,有擔心被偷配方的,也有的表示支持的。
進入喜茶小程序“配方揭秘”的板塊后,網友可以選擇飲品。
圖源:喜茶小程序
既能了解原料詳情,還能計算飲品的熱量。
圖源:喜茶小程序
以多肉葡萄凍為例,可以查看茶葉、葡萄汁、葡萄果肉的產地。
圖源:喜茶小程序
查詢熱量時,也可以具體根據飲料的冷熱、甜度多少,來算出對應熱量。
圖源:喜茶小程序
喜茶曝光透明化看得見的成分配料,這一出太絕了,表面上是用“看得見的真材實料”消除大家喝奶茶的焦慮,實際上是開始卷原料卷配料表。看看誰更干凈,卷死同行。
02
這張養生配料表并不陌生,合理懷疑喜茶卷配料表,是借鑒酸奶刺客,只不過整頓得更加規范。
這里說的酸奶刺客,就是被稱為“酸奶屆愛馬仕”的Blueglass,酸奶單價高達45元。
1個月前,Blueglass因為“輸液瓶”式配料表走紅,酸奶被戲稱“打工人的防猝死套餐”。
圖源:小紅書網友
知道的,以為是在吃酸奶;不知道的,以為是在吃善存片,喝的是一張元素周期表。
比如上面那杯飲料,身上貼滿類似藥品成分詳解的貼紙,把膳食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D等都堆上去,密密麻麻全是字,光明正大擋住飲料顏值。
Blueglass要么真把我們當病人,要么真不把我們當外人。
圖源:小紅書網友
第一眼像極了椰樹包裝。看到這么吵的成分表,我開始懷疑Blueglass包裝杯設計師是椰樹跳槽過來的,仿佛一個永遠有說不完的話癆。
第二眼像極我的簡歷。不對,是繁歷,甭管有用沒用的,都要寫出來,主打一個湊字數,就差沒把自己埋哪兒往上寫了。
這哪里是酸奶了,明明是以前我住院打點滴的輸液表,以至于這一出被網友評價“標出來的防猝死套餐,像喝數據一樣讓人安心,終于不用感到罪過了。”
圖源:金融八卦女
雖然你未必會一字一句耐心看完配料表,但主打一個雨露均沾,把你關心的每一個指標都標出來,營造一種“防猝死套餐”的感覺。
小管一插,小條一貼,安能辨我是酸奶or元素周期表,四舍五入也算是體驗過神農嘗百草的人了。
除了酸奶刺客,同是做奶茶的霸王茶姬,也上線了產品“熱量計算器”、產品身份證、檢測報告。讓大家自己一鍵自查熱量,把每不同杯型奶茶、溫度、甜度的好茶熱量喝得明明白白。
產品身份證,主要展示該產品的主要成分風味、原葉產地及它背后的故事。
圖源:霸王茶姬小程序
所謂的熱量計算器,進入小程序后,可以針對不同杯型、甜度以及溫度的飲品,你精準計算出具體的熱量,查看一杯飲料的熱量、蛋白質含量、反式脂肪酸(0)、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圖源:霸王茶姬小程序
現在的奶茶品牌,之所以喜歡整熱量計算器和營養成分表,也不是卷著玩,而是卷完低價、卷完真水果真奶、卷完聯名之后,卷到無處可卷了,那就開始卷新玩意兒,向配料表進攻。
03
當然跳出奶茶行業來看,奶茶和酸奶品牌卷配料表,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首先是拿捏住年輕人深受科技狠活陰影。
還記得辛吉飛去年用一勺三花淡奶,炸出了餐飲行業的黑暗料理內幕,還原很多靠“高科技”添加劑增色、增香制成的食品:
比如燕窩是明膠和植脂末加糖漿泡制而成;牛排、牛肉丸是鴨肉皮、雞肉碎邊角料加合成劑制成……
就連奶茶都加滿了科技狠活,奶茶未必是奶茶,而是茶葉沫子、糖精、植脂末、反式脂肪,奶精等,各種添加劑勾兌的飲料。
圖源:辛吉飛
辛吉飛憑一己之力給我們證明,奶茶的奶不一定是正經奶,茶不是正經茶,只要顏色和味道對了,就能瞞天過海。
所以大家聞科技狠活色變,那么奶茶品牌也擔心大家聞奶茶色變,既然問題源頭是科技狠活,那就要用魔法打敗魔法,向“科幻”進攻,來消除大眾對奶茶不健康的顧慮。
其次,無添加、干凈配料表的食品越來越受卷。
就拿酸奶來說,當初市場酸奶已經夠飽和,于是酸奶品牌簡愛、簡醇等則以“無添加、0蔗糖”為差異化特點,推出“無添加酸奶”。
簡愛酸奶說:添加了復原乳、添加了香精的,就不是簡愛。看它的標簽十分清爽,只有水、乳酸菌、生牛乳,其他沒了。
圖源:簡愛
此外,簡愛左手增加乳含量讓奶香更濃、口感更醇厚,避免因為用代糖造成難吃問題;右手設計性冷淡風包裝,暗示很健康。
雖然眼見未必為實,但可以給人強烈的心理暗示,吃得踏實和放心。
再講講消費升級時代,消費者消費觀也升級了。
江南春說過,今天的消費者,愛美、愛玩、愛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獨;除此之外缺愛、缺心情、缺自己。
他們不是要使用這個產品的功能,而是享受生活的體驗。所以無論是喜茶也好、盲盒也好,這些新消費品牌的崛起,很大程度是體驗大于必須、顏值大于功能。
江南春還提到,現在的年輕人對健康的要求很高,朋克養生。吃飯要吃低碳水,酸奶要吃三分糖,沙拉醬要看看是不是零脂的,這就是為什么0卡、0脂、0糖很受歡迎。
這不,之前柳州中醫院“食藥同園”推出的中藥奶茶,深圳社康服務中心推出的酸梅湯,都毫無意外地火了。
圖源:@能不能給我一口呀/小紅書網友
說白了,這屆消費者的消費觀,主打一個“既要又要”,既要吃又要吃得健康。
所以當你以為打敗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藥房,實際只不過暴露出年輕人怕死的消費心理。
可以想象,以后類似健康元素周期表,并不會只出現在奶茶里,而是可以出現在一切能吃的東西上。
以后是不是可以直接說,干了這杯元素周期表,補一下身體,這不得健康死,讓病痛退退退。
頂尖廣告原創,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頂尖廣告(ID:idea1408)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