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辦起國貨相親大會,淘寶的social營銷好離譜
最近雙11快到了,營銷圈可謂是卷瘋了,特別是在國貨成為熱潮的當下,今年的雙11也變得格外的不同。
比如淘寶化身月老,在線舉辦起了「國貨相親大會」!
真就雙11光棍節搞對象,簡直不要太離譜了。
評論區秒變大型相親現象
淘寶官方帶頭嗑cp,這波操作也是沒誰了。
咱們的國貨們也很給力,直接化身段子手,在評論各種征婚,真的不要太好笑了。
而且網友也參與到其中在線幫品牌想CP名,也很離譜。
比如馬應龍和大潤發的cp:大馬,和安踏的則是踏馬hhhh
和溜溜梅的馬冬梅。
就連椰樹也親自下場,找了老干媽組cp,名字叫做媽椰,但貌似老干媽沒有微博哈哈哈。
曹操出行和張飛牛肉的:come on the 喂!曹 and 飛!
淘寶+詩裴絲的寶一絲(抱一絲),有畫面了!!
白象和倍舒特的“想鼠”~
蜂花和精心cp則是花心,一看就是be。
海爾和康師傅的爾康……
銀鷺和麻辣王子的贏麻了,這個寓意很好hhh。
娃哈哈和相宜草本的哇????。
看完只想說,現在不僅網友會玩,品牌也是依舊腦洞在線。
并且其中馬應龍雖然各種積極找cp,但卻先后被30多家品牌拒絕,也將趣味性拉到了最高。
而各種奇葩名字夢幻聯動在一起,不僅給足了品牌曝光,更為此次雙11增加不少有趣的看點。所以說淘寶將此次雙11的互動變成了品牌免費廣告區,不僅增加了趣味性,也能引發網友的圍觀,品牌和淘寶雙向贏麻了。
同樣的這樣硬核互動的方式,也讓淘寶和其它品牌圈粉無數。
從營銷層面看,一個品牌如果擅長撬動社交之力,利用好用戶愛好,反向與用戶互動,反而人格化更明顯了,這也是很多品牌都在評論區互動的關鍵。
畢竟,想得到相親是真的,但想圈粉提高曝光度更真。
相親背后是品牌趣味social互動
雖然此次是一件很小的互動,但透過這件互動看淘寶的背后的營銷邏輯,本質上還是還是離不開和用戶交朋友式互動。淘寶借此去撬動與用戶之間的溝通窗口,巧妙融入到年輕人的圈層中,也實現雙向奔赴的互動。
而國貨專場這一話題,本身也自帶流量,眉筆事件后國貨開始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淘寶將國貨們聚集在一起,給它們一個展示的機會,也滿足了用戶吃瓜的需求,讓消費者和國貨們更進一步。
畢竟,當下很多用戶都很喜歡品牌人格化互動的模式,于是品牌選擇和用戶交朋友式互動,也更加具有魅力。而在這樣的營銷環境下,淘寶倒是一直和年輕人保持統一戰線,一直都在發瘋和無厘頭營銷的路上越走越遠。
且每次都能聯合品牌一起聯動起來,不斷深化自己“淘寶、用戶與品牌”三者之間的聯系,讓自己的好玩屬性更加強烈。
比如之前的「淘寶100W+」頒獎典禮,也是通過一個小小的活動,炸出了一堆商家的互動,評論區直接成為了段子區,也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圍觀。
還有之前618聯動網友一起為商家的內褲進行商品創作。簡單一個活動調動用戶參與興趣,不得不說淘寶是懂的。
而網友也很給力,設計的東西確實沒讓人失望。
好冰,比果郡王穿著秋衣躺在雪地里還冰:
腦子里的水都從眼睛流出來了,嗚嗚嗚拿去!給你的腦子排排水吧!這下全吸干了:
所以說,在整活這塊,真的不得不服淘寶,總是能在微博上免費打造各種各樣的玩法互動。
當然,這些發瘋不務正業的背后,其核心邏輯都是通過與用戶玩成一片和堅持長期輸出,建立起獨特的形象和認知,從而賦予品牌更持久的生命力。
離譜但合理的營銷成為品牌出圈利器
互聯網上一直都很流行一句話“官方玩梗,最為致命”,在民娛樂化的今天更是得到了印證。
除了淘寶,當下很多品牌都喜歡打造各種離譜但又合理的營銷,不斷打造自己的沙雕人設,也能與用戶玩在一起。
比如我們熟悉的麥當勞,不僅一直在評論區積極回復網友,且話術更是很有梗又有趣。
還有老鄉雞在社交媒體的各種整活兒,無論是之前與星巴克的碰瓷,還是日常運營中的各種早上“準時打鳴”,甚至束從軒更是在評論區開懟,還被回懟,也很好地吸引了一波用戶注意力。
不過玩梗和整活兒的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其共同點,都是能夠緊跟互聯網潮流,以吐槽和分享生活的方式,間接安利和為品牌帶來曝光。
并相較于簡單的“蹭熱度”、“追熱點”,背后還有一個很關鍵的核心,那就是通過與年輕人玩在一起打造人設,以這種互動形式往往更能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并快速拉近與用戶之間的距離,提升好感度。
總而言之,看似是品牌運營們的整活兒,畫風突變,其實也是品牌不斷塑造年輕化形象的關鍵,借助會玩和年輕人的人設,不斷品牌持續賦能,獲得長線收益。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和結尾顯眼處標注:作者、出處和鏈接。不按規范轉載侵權必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作者本人,侵權必究。
本文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授權事宜請至數英微信公眾號(ID: digitaling) 后臺授權,侵權必究。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