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 呼和浩特
蒙牛是一家總部位于中國內蒙古的乳制品生產企業,蒙牛是中國大陸生產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領頭企業之一,1999年成立,至2005年時已成為中國奶制品營業額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態奶和冰激凌的產量都居全中國第一。蒙牛主要業務是制造液體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
按照“立足自主開發,培育核心產品,搶占技術高端”的工作思路,蒙牛集團積極投入研發資金,建成了國際領先的乳制品研發中心,并與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組建了“乳品聯合實驗室”,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自主創新之路。
針對中國消費市場需求的不斷升級,蒙牛集團不斷開辟細分市場,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引導市場消費潮流的拳頭產品,逐漸形成五大系列400多個品項構成的全方位、立體化乳制品矩陣。在高端牛奶產品特侖蘇之后,相繼推出特侖蘇醇纖牛奶、新養道珍養牛奶、未來星DHA藻油兒童奶、蒙牛真果粒以及獲得“國食健字號”證書的冠益乳、新養道佑益牛奶等高端系列新品。蒙牛產品以優良的品質和不斷創新的品類贏得了消費者的持續認可,多次榮獲“最受消費者喜愛商品”、“最受信賴食品品牌”等殊榮。
上海 徐匯區
哈根達斯(Haagen-Dazs)原為美國冰激凌品牌,1921年由魯本·馬特斯(Reuben Mattus)研制成功,并于1962在美國紐約布朗克斯命名并上市。雀巢公司于2002年完全收購該產品,它亦成立了連鎖雪糕專門店,在世界各國銷售其品牌雪糕,在54個國家或地區共開設超過900間分店。
哈根達斯主要口味有香草、巧克力、草莓、抹茶、曲奇香奶、牛奶太妃、夏威夷果仁、芒果、咖啡、葡萄蘭姆酒、提拉米蘇等。甜品包括了浪漫奇緣分、濃情蜜意、寵愛一生、給我的愛、心醉浪漫、愛琴海之舟夢、伊甸園等等。
如今,不僅在全美,在全球都是極受歡迎的品牌。無論在那里,一提到“哈根達斯”,人們就會想起極其美味誘人的冰淇淋,在中國也是如此,她似乎更象是優質生活和品味的象征。
哈根達斯提倡
江蘇 南京
作為全球冰淇淋市場第一大生產商的和路雪(wall's)生產冰淇淋已有很長的歷史,屬于聯合利華集團旗下。和路雪始終以卓越的技術,嚴格的品質,創新的精神創造完美的產品,一直保持著冰淇淋行業的領導地位。
1993年,和路雪正式進入了中國。成立僅僅六個月,和路雪冰淇淋的銷售就超過了350萬升,創下聯合利華全球冰淇淋新公司營運第一年最高銷售記錄。緊接著,成立上海太倉工廠,建立廣州大型冷藏庫,并購屈臣氏在華的冰淇淋業務,以8億人民幣代價收購李嘉誠旗下的蔓登琳品牌,通過這一系列的努力開拓,和路雪漸漸成長為全國性的品牌。
和路雪冰淇淋不僅帶來美味,同時更帶來歡樂。和路雪也將秉承一貫的追求,提供更好的產品,鼓勵更多人享受生命的樂趣。
河南 鄭州
With town 為之堂團隊成立于2016年,團隊專注于原創性創作,是原創性內容創作團隊。
服務多個品牌并得到了認可,如:解家老家河南菜、同勝祥、體育彩票、多福多、三只松鼠、長沙雪帝冰激凌等。為多個品牌及活動創作了整體形象,如:2015米蘭世博會河南周視覺形象、2017阿斯塔納世博會河南日視覺形象、體育彩票即開型彩票推廣形象、可口可樂2019新年形象、上海覺樂啤酒品牌形象、鄭州教育學院附屬幼兒園形象等。為多家快消品牌創作多款包裝,如:三只松鼠、千島湖啤酒、恒恩堂、斑馬時光、天缽農業、懷化恒通酒業、廣州澳悉諾、阿來藥業等。
同時并開發有團隊文創產品,如:狼人殺三合一卡牌及衍生品、“相見歡”隨手禮禮盒、“一起”伴手禮等,深受大家的喜愛。并為拉薩市政府創作設計非遺產品的集合禮品裝,洛陽博物館文創產品。
上海 長寧區
1929年,英國Lever公司與荷蘭Margarine Unie公司簽訂協議,組建Unilever (聯合利華) 公司。經過80年的發展,聯合利華公司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之一,在全球擁有超過171,000名雇員。2011財政年度,公司全年銷售額約465億歐元。
聯合利華的400多個品牌的產品暢銷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冰淇淋、茶飲料、人造奶油和調味品生產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除味劑和大眾護膚產品生產商之一。
每天有20億消費者在世界各地使用聯合利華的產品,每年全球的消費者共購買1700億件聯合利華的產品。我們的品牌受到各地消費者的信賴,家樂、立頓,、奧妙、力士、多芬、舒耐、凌仕、和路雪冰激凌等都已經成長為銷售額超過10億歐元品牌。
聯合利華在前沿研發領域每年投資超過10億歐元。設立于英國、荷蘭、美國、印度和中國的全球六大研發中心,正在不斷探索革新產品的新技術和新理念,為消費者提供更物超所值的品牌和產品。作為世界最大的廣告主之一,聯合利華贏得了多項戛納廣告大獎,并在2010年被評為年度最佳廣告主。
聯合利華在中國的業務主要是日化和食品:主要品牌包括奧妙、中華、力士、旁氏、清揚、多芬、夏士蓮、凌仕、舒耐、家樂、立頓、和路雪等。
上海 黃浦區
Pocky是一種由日本江崎固力果株式會社生產的零食。1966年以巧克特的名字發售,是一支外層覆蓋巧克力的餅干棒。此款零食瞬間打入日本年輕人市場,并在首兩年產生了300億日元的銷售額。之后改名為Pocky,因咬下餅干棒時發出的聲音而得名。繼巧克力口味后,1971年又推出杏仁Pocky,1977年再推出草莓Pocky。
Pocky在日本冰品店有時會與冰激凌一起供應,在許多國家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歐洲,Pocky與米卡多游戲棒共稱為Mikado,由卡夫食品集團的子公司LU Biscuits代理銷售;在美國與加拿大,Pocky可于大型國際性超市與動漫畫經銷商購得;在馬來西亞,為了避開在馬來語中相同發音的粗俗詞語,所以被重新命名為Rocky。
Pocky除了最主要的巧克力口味之外,也會依照季節推出各種口味,如蜜糖、奇異果、芒果、焦糖、大理石皇家奶茶、甜瓜、牛奶、奶油干酪、莓、椰子、菠蘿、南瓜、榛果、黑芝麻、大豆、抹茶等,巧妙地將各種不同的食材與餅干棒結合。此外,尚有其他種類的Pocky相繼推出,如縮短棒寬的“超細Pocky”、增加長度的“巨大Pocky”與適用男性的苦巧克力味“Men's Pocky”。隨著國外設廠,也開啟了國外限定口味的生產之路。
資料更新成功!
您確定要刪除該文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