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究竟有多穩?OPPO Reno2向你發起挑戰
短視頻風潮下,“手穩”似乎成為人們拍視頻的一項基本素質。
當然,除了專業大神們會使用各種云臺穩定器,廣大普通用戶們還在水深火熱地和自己的“手”做斗爭。
OPPO 在9月推出的新品 Reno2,搭載“視頻超級防抖”則為廣大手抖黨們帶來了福音。
這支有點另類的“尋找最穩的手”H5,則是無右互動為“視頻超級防抖”這一賣點專門炮制的一條互動廣告,經歷了20多天的精細打磨,終于上線與各路高手面基了。
心里是不是很有想“穩住”他們的沖動?
不妨先來挑戰一下,看看你的手能不能“穩”住Ta們。
掃描二維碼,挑戰你的手有多穩
(數英APP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長按識別)
創意的誕生
Insight
在Reno2發布前夕我們接到OPPO發來的Breif,希望能發揮我們做“互動廣告”的強項,體現“視頻超級防抖”這一賣點,在首銷期拉動預約量。
其實“視頻超級防抖”這個概念其實無需特別教育,在短視頻普及大街小巷的情形下,對拍出一條不抖的需求其實是不言而喻。
“那人們之前在沒有防抖工具的情況下,是怎么讓拍攝不抖呀?”這樣一個鉆牛角尖式的發問成為了這個創意的源頭
——“練自己的手穩呀,人們在對自己“手穩”的能力上還是有盲目自信的!”
于是,“穩” 則作為該次傳播中最重要的關鍵詞。
核心互動方式
無右一直認為,好的“互動”設計,本身就可以是“想傳播的訊息”。所以我們能不能給“練手穩”這個過程設計一個“互動方式”?
能不能讓用戶自己“模擬體驗”一下“防抖”的過程?
經過創意團隊+技術團隊的碰撞,我們嘗試模擬了“防抖”的本質 ——“反向位移彌補”
我們借助手機的陀螺儀,讓用戶通過不斷平衡手機,在某個“特定的場景里去模擬“防抖”的過程,于是有了“將抖動對象穩定在輪廓框”內的想法。
如何從技術上實現上,采用的是“用陀螺儀判定手機位移差”的想法,然后針對此作了n種算法設計,最后我們捕捉了視頻中本身“抖動的對象”的運動軌跡,然后以該軌跡為動態參照標準,用戶挑戰的就是“和該軌跡的同頻一致性”。
賦予戲劇化場景
“日常生活中有沒有一些“抖”的事兒,你一看到有特別想制止的沖動?”
于是三個戲劇化的場景迅速在我們創意討論中產生:食堂打飯的阿姨,每遇葷菜必抖勺。
辦公室總有一個每天都定時抖腿的同事。
還有就是一鏟屎官同事說它家大寶啥都好,就是爪子不安分。
隨后我們對這個場景進行了豐富——你辛辛苦苦地準備擺放多米諾骨牌最后一塊的時候,你發現你家貓的正在開頭那兒磨爪霍霍.....
三個場景呈現綠,黃,藍的單色系美術風格,主要是為了和Reno2主kv及其他物料保持統一性,因為OPPO極為注重設計,每次出街的物料都有嚴格的標準,即便是實拍類視頻,也是需要比較極致“設計感”,所以我們在場景美術上采用這種偏寫意的實景風格。
另外在UI設計上,我們用這三種主色色塊疊加”的方式去建立視覺的統一性。
核心賣點的引出
根據用戶發揮不同,我們分別給了Goodending和Bad ending兩個結局(當然我們將游戲難度設定到絕大多數情況是bad ending)。
然后根據總得分給了不同的稱號評價,產品賣點和便在此時亮出。
用戶在此點擊預約完成轉化。
這背后其實是一個經典的喜劇手法,我們總結它為“何苦折騰”——你想方設法+各種騷操作地試圖解決某個問題的時候,突然告訴你其實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有某個產品),喜劇感便產生了(產品某賣點也自然產生深刻印象),也構成了傳播的閉環。
這種喜劇手法在很多經典幽默廣告中也是屢試不爽。
從發起“手穩挑戰”激起興趣——賦予三個極具共鳴的“抖”場景——隱喻賣點的互動“穩住他們”——HE&BE雙結局+稱號評分——引出手機賣點立馬預約Reno2——總評分排行榜送獎品吸引用戶挑戰。這便是整個創意的誕生過程。
該項目涉及“視頻拍攝,程序開發,美術設計,互動設計”,對于這樣包含多項領域內容的項目,我們認識到“同頻協作”相當重要——保持每個環節的人同頻溝通,互相通曉彼此的領域——Creative,導演,PM,設計,開發五個主要角色不僅需要對自己的工作內容熟稔于心,同時需要熟悉其他部門工作內容,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
當一個小環節有變動,其他部門都要立馬作出反應,迅速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我們深刻的認識到這種“同頻式協作”是“創新”的基石。
“無右從來都拒絕行活兒”,創意本身就是舊元素新組合,只有在不同領域的人高度協作,碰撞在一起的時候,才有底氣去“創新”。
掃描二維碼,立即體驗!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