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分數線的公布,填報志愿也成了學生與家長們所糾結、焦急的事情。近日,知乎推出一支新的視頻廣告,提醒大家填報志愿,請先上知乎。
回答完十二年來的最后一個問題,卻發現,更多的問題接踵而至。
有的問題,沒有了標準答案;有的問題,不只改變這一刻。有的問題,讓高大的人不再高大;有的問題,讓人開始長大。
人大約是有“間歇性失憶功能”的生物。我們會在每一個 6 月開始的日子里統一醒來,共享一段交感年輕的時光,一些被炎熱、自由、緊張和念想附著的日子。
大多數人18 歲的夏天,曾經歷或者正在歷經一段由“高考”主導的劇集,“填好志愿”變為成人禮面前一次充滿儀式感的考驗。
與“我”有關的抉擇,爸媽總在用著他們竭盡全力能觸及的途徑打探,希望通過兜兜轉轉的關系,從“前輩”孩子的經驗里透露些許訊息。希望“我”最重要的第一次選擇,走的安穩又安全、沒有差池和打擊。
一切僅存口頭的爭執、不動聲色的倔強,在他們傾盡心力的幫助面前,不堪一擊。
未來的生活和現在的想象也許背道而馳,人生的希望和苗頭,大約都是這樣影影綽綽。
“我們”可能會倉促卷入一些短暫的困苦和難過,也可能涌入一段長久的快樂和雀躍。但還好,有“熱愛”就是與生俱來的幸事。
一個分數、一紙選擇、一次決策、一些時日的期待,勾畫了未來四年的模樣和方向。“我們”在人生第一次重大選擇前憂心忡忡或小心翼翼,也會有人先遣踏過或身后張望來時的路。
其實,每一個問題,都是我們的新問題。但也是過來人的老問題,有些經驗,值得參考;有些彎路,不必再走。問題從不會變少,但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高考”是翻山越嶺、無心看風景,“未來”是目之所及,在“作出選擇”的這一刻變得愈加可期,摻雜著牽掛、果斷、別緒和其他,未知前路,即刻啟程。
總有人在這一次靜候與躊躇間尋找“前人”的見解,也有人在每一次重要的抉擇面前交付篤定的答案。
從這一次,到每一次。有問題,上知乎。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