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名阿里人用垃圾做了部動畫片《再造地球》
最近,一位阿里技術小二來為程序猿正名了!
不要再對程序猿有穿格子襯衫,發際線倒退的刻板印象啦,人家也有自己的小宇宙,除了代碼,人家還有自己的堅持~
2019年04月20日《再造地球》視頻上線,阿里技術小二正式宣戰,而對象是...
一公斤廢舊塑料!
作為自然缺失嚴重的阿里技術小二,為了此次宣戰,召集了“各懷絕技”的阿里小二們用廢舊塑料制作動畫片。
廢舊塑料也能做動畫片?
沒有什么困難是可以難倒一名阿里小二的,如果有,那就一幫阿里小二一起上。
7分鐘原創動畫片《再造地球》
動畫片的制作可不是一蹴而就,整部動畫片是由140名阿里員工參與,他們有的是工程師、產品,有的是運營、HR,甚至還有算法專家、法務,一共涉及12個不同的崗位,10個事業部。動畫片所有的道具全部是廢舊塑料,有的是衣服的硬塑料包裝物,有的是包裝盒。通過工程化任務計算和分割,志愿者用了500小時完成了所有道具的制作,共計1200件。再通過擺拍、后期剪輯、配音、配樂,最終完成了這部公益環保動畫片。
第一個動畫素材作品誕生
“看我制作的蝴蝶,翅膀上有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你正在制作的是什么呀?”
“我在制作穿山甲,你看鱗片排列和色彩關系可以用到孿生素數喲”
在蝴蝶翅膀上建造“世界”的是阿里負責運營的同學,平日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讓她將蝴蝶與蝴蝶效應聯系在一起。一只小小的蝴蝶在亞馬遜河附近扇動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引起整個地區的暴風雨。每一只蝴蝶的翅膀都牽動著地球,用豐富的色彩和線條構建的五彩“世界”是蝴蝶效應最好的表現。
制作穿山甲的是一位算法工程師,與負責運營的同學不同,理工性的思維體現在鱗片的排列與色彩關系上。在整個穿山甲制作過程中,他盡可能地追求逼真寫實,嚴謹地分析每一塊鱗片之間存在的數學關系,比如這種關系是否能夠孿生素數來表達。
所有的這些設計在一個動畫片里同時出現,卻沒有絲毫的違和感,反倒非常和諧、自然。
這部動畫片是由大人們親自完成,獻給孩子們的自然教育公益作品。作品的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動畫片一共更改了15版,里面的每一個物種,每一段配樂都經過專業指導和反復推敲。片尾音樂《森林狂想曲》,更是獲得了臺灣風潮唱片全球范圍授權。
片尾音樂《森林狂想曲》后期制作
全片一共7682幀動畫素材,每一幀都包含著樸素而平凡的理想——改造地球,不止是改變世界,也是回歸自然。給塑料垃圾一個夢想,這也是再造地球團隊的slogan。
把一次公益活動打造成N件優質產品,既是對參與者的激勵,也是對更多人的影響。目前動畫片《再造地球》已經在優酷、自然嘉年華、桃源里自然中心等渠道進行傳播,影響人次總計超過40萬人。
公益共創會催生技術的進步,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身邊每一個人,改變我們的社會和世界。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