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個廣告還不想唱歌,算我輸
春天到了,風景好到都想吼上一段。什么,你居然說不想唱?
有本事打開這個視頻,看我打不打得開你的嘴巴。
這是 KARMA 為唱吧 APP 創作的品牌煥新廣告。看完廣告的你,肯定知道主題就是:趕緊來唱吧。
但就跟很多人一樣,心情在兩個極端之間打轉:就這樣?還真的是這樣!就像我們當初想到這個 idea 時,心里也在這么打顫。
故事回到唱吧給我們需求的那一刻:年初某天,唱吧找到我們:想在開春之際,用一波戰役搶奪流失用戶,搶占消費者心智;讓他們在想唱歌的時候,都能立刻想用唱吧。
相信大家對唱吧 APP 并不陌生,作為早幾年霸屏朋友圈、屠榜 Apple Store 的元老級 K 歌產品,唱吧出道即巔峰,上線3個月就一口氣圈了1000萬用戶。
古早年間的紅色界面曾是很多人的青春回憶
但和很多 app 一樣,當大家手機上能玩的東西多了,隔壁家競爭對手更強了,唱吧不可避免地走進“中年危機”。
不過 KARMA 相信,每個品牌有它的特點所在。所以我們一開始還想用唱吧的產品特性去從競品手中搶人。
然而調研之后,我們發現兩個問題:
1、幾年發展下來,眾多K歌產品功能上基本沒差;即使有小差異;比如音質更好,曲庫更大,對消費者來說體驗差不多。
2、競爭對手已經從在微信等平臺的流量入口,爭取到大量用戶。對于他們的用戶來說,沒必要再裝一個K歌 app 。
高達92.32%用戶,只愿意同時安裝一款移動K歌APP
看來,想用產品爭奪現有用戶無疑太天真;我們反而要擴大戰場,搶更多沒有用K歌app習慣的新用戶。
所以為了勾引這些潛在用戶來唱歌,我們腦爆出一堆博眼球的招數:邀請某女團的音癡成員在片子里唱歌;做個小劇場,在唱吧里住上一支樂隊;甚至還想著既然是豬年,要么拉來一頭豬唱歌….
到后來各種怪力亂神都蹦出來了,但都似乎走腎不走心:興奮了一時,心里依然空落落。
最后,我們決定沉下心來,用最原始的辦法:本本分分地,叩問靈魂三百遍:人什么時候會情不自禁地唱歌?
估計一人三百遍有點夠嗆,靈魂被問煩了,真給我們拋了個東西:人想唱歌的時候很多,但真正會唱出來的時候,總會先不由自主地哼起歌;比如加班無聊,清清嗓子哼一段;洗著熱水澡,心情舒爽哼一哼;而且當我們哼得越來越爽,越來越有 feel ,往往就忍不住唱起來。
哼歌,就像大家潛意識里的開關,通向唱歌的動作;一開始我們在猶豫:這是不是太自然了。是的,他太自然了,自然到被忽略,但大家又無法拒絕。而這樣的無法拒絕,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答案?
順著這樣的邏輯,我們一把抓住“哼歌”這一本能動作,與唱吧進行綁定!將每一個哼歌的瞬間,都成為打開唱吧的轉化點。
用最簡單的,不用思考的一句話,喚起消費者生理反應;讓他們一哼就想唱,一想唱就點開唱吧:
哼著哼著,就來唱吧!
有了這樣一句完全感性的 Slogan 。我們創意上就撒開手,完全不講道理,只做一件事:把情緒做到淋漓盡致,做到大家能有感而唱。
于是我們拋出很多自己會哼歌的瞬間,在其中找到大家都有感覺的六個場景:深夜加班無聊時;洗完澡渾身舒暢時;晚上睡前放松時;做飯得心應手時;在路上看著風景時;遇上高興事時。
還為了讓你真能哼著哼著就唱出來,我們“以身試法”:前前后后聽了500多首歌,爭取無數版權。只為找到傳唱度最高,又最對每個場景感覺的的曲子;
到后面我們的日推歌單已經被玩崩潰了...
并且我們在每位主角從哼著哼著,到拿著唱吧放聲大唱的那刻,加上了 DRAMA 時刻。我們希望在重現你我唱歌時的忘情姿態同時,去告訴大家用了唱吧,能真正享受到唱歌的成就感和快樂。
好了,在 TVC 里唱歌很好辦,但海報上怎么辦?一開始我們嘗試了各種角度,去讓大家來唱歌。但發現溝通唱歌這件事很多余,因為大家本來就會唱歌。
于是我們索性選擇沉默,直接讓你來“唱”:將主角唱歌時的高光時刻定格,把六首歌里最耳熟能詳的歌詞,做成 KTV 字體放在海報上。讓你看到歌詞,就像在 KTV 唱歌一樣,條件反射地就跟著哼起來。
海報設計草圖示范
想法一切就緒之后,我們開始找人。
我們知道,要做想讓大家唱出來的“爽片”,首先就要讓自己爽起來。于是我們再次找到善于調動演員情緒的兩位大神:導演 Melvin 與平面攝影師周裕隆老師。在現場拍攝 TVC 時,我們和 Melvin 即興玩出了不少小橋段。
誰沒有個被老婆掛電話的慘痛經歷,
不能浪費啊,趕緊放到片子里。
工牌可以掉,姿勢不能不騷。
任何突發情況都是片子的彩蛋。
紅頭套女孩一秒十個表情,
簡直是carry全場的演藝擔當。
當場外觀眾的各位小伙伴,還擅自地做起了“動作指導”,發明了無數唱歌時的神奇舞蹈。
第三套全國中老年鬼畜disco現在開始...
天氣好心情靚,高架扭扭舞來一段
自己搗鼓還不夠,還要“哼著哼著就出鏡吧”。我為片子加彩蛋,片場給我加雞蛋。
本色出演富家女的小gin同學:Yea~I'm rich and bitch.
kama背影出演,能在片子里找到他算真愛了。
而在另一頭拍攝的周老師也狀態正佳:通過發掘每個演員的特質,捕捉到了許多意外的精彩瞬間。
挑到大家集體得了選擇困難癥,終于海選出這六張出道:
并且還根據海報上的場景,針對性地投放在對應的現實環境中:比如寫字樓下,商場里或者停車場里。
讓更多人在線下看到海報時,能觸景生情,立刻燃起用唱吧唱歌的欲望。
為了加強唱吧和哼歌的捆綁,我們建議在綜藝劇集里植入場景廣告,讓唱吧出現在明星都哼歌的時刻。
而在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里,何炅帶著05屆超女首聚,哼著哼著就勾起了我們的回憶殺。
在這個創意的養成過程中,我們和客戶一起,體驗到了廣告不一樣的做法。
直到如今,我們還記得在提案時客戶說的一番話:
剛開始看到前面的推導,以為你們也會老調重彈。但沒想到你們會繼續深挖,挖到了“哼歌”,這點是讓我耳目一新,并且豁然開朗的。
而這豁然開朗的“沒想到”,不就是我們一直尋找的洞察?然而,做廣告久了,我們有時離洞察反而越來越遠:因為我們太容易忘記自己也是個普通人,太習慣去發明獵奇的概念。而這時往往要抽身出來,拋掉所有創意包袱,去發現合乎人性的需求,就會發現:真理都極其純粹,甚至純粹到 “哼著哼著就來唱吧” 。
不經意間的小動作,也許就是撬動人心的杠桿。
最后感謝為了讓大家唱起來,“兩天兩夜,三更半夜,拍片不要停歇”的工作人員。
下一次,我們一起繼續唱!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