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為了宣傳推廣Adobe Creative Cloud,Adobe聯合創意機構Pereira O’Dell,發起了一場面向大學生的“電影”海報設計大賽。最特別的地方在于,所謂的“電影”其實并不存在,需要參賽者自行腦補進行創作,獲勝作品將被拍攝成一部微電影。
而就在最近,Adobe宣布了比賽的獲勝者——波士頓大學的學生Sam West,以及獲獎的海報——《In The Time It Takes To Get There(在到達那里的時間里)》,還邀請了編劇兼導演Zach Braff,根據這個作品編寫劇本拍攝了這部“電影”。
一根蠟燭、一把剪刀、一支鉛筆、一個本子、一個蘋果核和一部舊電話,海報里的每個元素都代表了新款云端軟件所包含的圖像合成、平面設計、視頻編輯、網頁開發、數字繪畫、攝影應用等強大功能,可以將圖像制作成音頻或視頻。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專業人士,無論你人在哪里,都可以輕松完成這一切。
而這些元素也都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還原,而所講的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當前社會明星代言產品的亂象進行了諷刺。
影片開頭,一個在古堡中過著奢靡生活的“明星”Lucy被經紀人叫醒“趕通告”,吃完早餐蘋果,在一群起舞的侍女簇擁服侍下習以為常地換裝。
在“趕通告”的路上,Lucy明顯表露出對這種徒有其表的生活的厭惡,而經紀人卻邊聽邊記,還用剪刀剪出了一句——“Hair tonic blessed lifestyle”(護發素將帶來幸福的生活方式)。
而這句slogan正好是出自今天Lucy要拍的護發素廣告。下馬車后她們穿過一堆殷勤推銷的品牌主,經紀人為了不影響今日金主的拍攝現場,剛開始拒絕到最后卻回頭讓他們單獨再聯系。而Lucy則偷偷給舉著蠟燭并表示愿意為她做一切的品牌主留了聯系方式。
緊接著工作人員迅速布置好花團錦簇的片場,坐在畫面C位的Lucy盡管并不喜歡這樣的廣告形式,還是強裝笑容自己按下了快門。
然后這張照片以最快的速度被發往各地,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贊嘆。
最后鏡頭竟然過渡到了護發素老板的顯示器中,原來是“戲中戲”,老板接起代理商打過來的電話,表示這個廣告拍得很令他滿意。
再回顧一下那張獲獎海報,是不是所有元素都得到了體現并有著各自的涵義呢?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獎項榮譽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