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大師之約,與丹戎諾·石坂面對面
Danjulo Ishizaka
是一位出生在波恩的德日混血兒,他在四歲時接觸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節(jié)大提琴課。他在完成了與Hans Christian Schweiker的學(xué)習(xí)之后,繼續(xù)在美國的Indiana University學(xué)習(xí)。從1998年到2004,Danjulo Ishizaka在柏林的艾斯勒音樂學(xué)院與Boris Pergamenschikov大師學(xué)習(xí),這在藝術(shù)上對他產(chǎn)生了根本性的影響。從2004年到2006年,他師從Tabea Zimmermann在音樂學(xué)院學(xué)習(xí),他還受到了Bernhard Greenhouse, Michael Denhoff, Gy?rgy Kurtág, Menahem Pressler and the Amadeus-Quartet 的強烈影響。
Danjulo Ishizaka此前曾于1998年在西班牙舉辦的international Gaspar Cassado大提琴比賽和1999年的華沙舉辦的International Lutoslawski大提琴比賽中榮獲第一名的獎項,2001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著名ARD國際音樂比賽中,又獲得了第一名大獎。2002,他取得了在柏林舉行的Emanuel Feuermann of the Kronberg Academ and the Universit?t der Künste比賽的最高獎,這場比賽是音樂家Daniel Barenboim贊助,為紀念傳奇大提琴演奏家Emanuel Feuermann誕辰第一百周年而舉辦的。 2003年11月,Danjulo Ishizaka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在指揮家Krzysztof Penderecki的指揮下與維也納交響樂團首次合作演出,這標志著他國際演出生涯的開始。從那以后,他一直與世界各地的著名樂團合作演出,如萊比錫格萬特豪斯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法蘭克福Radio-Sinfonie樂團、德累斯頓管弦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NHK交響樂團、東京交響樂團。布拉格交響樂團、巴爾的摩交響樂團、馬里因斯基劇院交響樂團、皇家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英國廣播公司愛樂樂團、盧塞恩交響樂團、盧森堡愛樂樂團、比利時國家樂團、布達佩斯藝術(shù)節(jié)圣馬丁學(xué)院樂團,蘇黎世室內(nèi)管弦樂團和慕尼黑室內(nèi)樂團。
Danjulo Ishizaka與很多著名指揮家合作過,如Gerd Albrecht, John Axelrod, Sir Andrew Davis, Christoph Eschenbach, Lawrence Foster, Michail und Vladimir Jurowski, Sir Roger Norrington, Christoph Poppen, Mstislaw Rostropovich and Leonard Slatkin.。他曾與大提琴家羅斯特羅波維奇密切合作,這位大提琴傳奇人物用這樣的話來描述Danjulo Ishizaka的演奏:“他的技術(shù)能力非凡,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完美”。 Danjulo Ishizaka被英國廣播公司Radio 3's著名的“新一代藝術(shù)家計劃”節(jié)目選中,為他提供了2007年和2008年多次在錄音室錄音的機會------獨奏、 與鋼琴合奏、和五個BBC交響樂團演奏、以及在倫敦威格莫爾音樂廳舉行的首次獨奏。 Ishizaka經(jīng)常應(yīng)邀參加著名音樂節(jié),如Bachwoche Ansbach、Kronberg的CelloFestival、te Schleswig-Holstein Musik音樂節(jié)、Penderecki音樂節(jié)、萊茵高Musik音樂節(jié)、基辛格·索默音樂節(jié)、Kammermusikfest Lockenhaus音樂節(jié)、BBC節(jié)目、Verbier音樂節(jié)、盧茲恩節(jié)、倫敦城節(jié)、曼徹斯特大提琴節(jié)、香港藝術(shù)節(jié)和薩爾茨堡復(fù)活節(jié)等。
他的國際音樂會日程安排讓他走遍歐洲、亞洲和美國。2006年3月,他在紐約市卡內(nèi)基音樂廳首次登場。 Ishizaka曾與Gidon Kremer、Lisa Batiashvili、Viviane Hagner、Tabea Zimmermann、Julia Fischer、Baiba Skride、Antje Weithaas、Veronika Eberle和Ray Chen等藝術(shù)家一起演奏室內(nèi)樂。鋼琴家Jose Gallardo, Martin Helmchen, Shai Wosner and Markus Schirmer等都是他的獨奏搭檔。在他與索尼BMG的首張CD中,他錄制了與鋼琴家Martin Helmchen演奏的由Britten,F(xiàn)ranck和Mendelshn-Bartholdy作曲的奏鳴曲。在2006,該唱片獲得德國唱片學(xué)院“Echo Klassik”大獎。在2013年,Ishizaka曾與倫敦管弦樂團、NHK交響樂團、比利時國家樂團合作演出,與the Opera National de Paris with Philippe Jordan, l'Orchestre National des Pays de la Loire and John Axelrod演出。2012年底,日本索尼音樂基金會在東京給Danjulo Ishizaka頒發(fā)了日本最大的音樂獎項之一Hideo Saito紀念基金獎。
2013和2014年,Danjulo Ishizaka在柏林愛樂音樂廳、MusikvereinWien音樂廳、阿姆斯特丹音樂會演出,并與指揮家Krzysztof Penderecki指揮的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 Masahiko Koenji指揮的日本讀賣交響樂團,Adam Fischer指揮的奧匈海頓管弦樂團合作演出。2015年春季,與鋼琴家Shai Wosner一起巡回演出,同時發(fā)行由Griegg、Janacek和Kodály的作品組成的CD專輯。
他還是國際大提琴比賽評委,如2013年在德國Markneukirchen舉行的國際樂器比賽,在克拉科夫舉行的國際大提琴比賽,以及2014年在柏林舉行的國際大獎賽和2015年在華沙舉辦的國際比賽中均擔(dān)任評委。Danjulo Ishizaka在2004年至2014年曾用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艾爾斯福德公爵”(1696年)演奏,這把大提琴曾被大提琴家皮亞蒂戈爾斯基、亞諾什·斯塔克使用過。從2014年起,他一直使用從日本音樂基金會租借的曾經(jīng)由大提琴家費爾曼和史蒂芬 依瑟利斯里使用過的大提琴。此外,Ishizaka還使用由博格學(xué)院提供的大提琴家Boris Pergamenschikov使用過的大提琴演奏, Ishizaka是德累斯頓the Carl Maria von Weber音樂大學(xué)大提琴教授。
黃秋寧
留美青年鋼琴演奏家,室內(nèi)樂演奏家,上海音樂學(xué)院教師,上海市晨光學(xué)者。擁有雙學(xué)士學(xué)位(上海音樂學(xué)院鋼琴表演和雙排鍵表演專業(yè)),雙碩士學(xué)位(上海音樂學(xué)院鋼琴表演、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xué)院室內(nèi)樂專業(yè))。曾師從國際國內(nèi)著名鋼琴家、教育家陳宏寬、朱磊、盛一奇、Vivian Weilerstein、Cameron Stowe等教授。在攻讀學(xué)位期間,接受過眾多知名大師的指導(dǎo)并獲得多位大師的好評與贊譽,如傅聰、Arie Vardi、Russel Sherman、Gray Graffman等等。
黃秋寧的獨奏和室內(nèi)樂演出足跡遍及維也納、薩爾茨堡、波士頓、洛杉磯、北京、上海等地。《波士頓音樂時報》曾評價她是“難以置信的、天衣無縫的合作者”。《卡爾加里先驅(qū)報》評價她的演奏“輝煌、光彩的樂句及豐富的對位……興奮的演奏,讓人拍手叫好”。合作過的樂團與音樂家有:上海交響樂團、上海愛樂樂團、Nobuco Imai(著名中提琴家),Angelo Xiang Yu(紐約林肯中心小提琴家),Martti Roussi(著名大提琴家)等。近年來,接受多位世界級著名演奏家的邀請,參與藝術(shù)指導(dǎo)工作,如Joseph Lin, Donald Weilerstein,Kim Kashkashian, Laurence Lesser等等,并攜自己的鋼琴四重奏(組員為小提琴家Mason Yu,中提琴家Dana Kelly,大提琴家Jamie Clark)多次在美國各地區(qū)演出。同時還多次受邀參加藝術(shù)節(jié)并錄制唱片, 如Mozarteum festival(奧地利)、Foulger Festival(美國), Morningside Bridge、Walnut Hill(美國), Banff Festival(加拿大)等。
2014年學(xué)成歸國任教于上海音樂學(xué)院,并致力于推動室內(nèi)樂教學(xué)科研與演奏事業(yè)。先后主持上海市“晨光計劃”、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yǎng)資助計劃以及上海音樂學(xué)院“音才輩出”計劃等研究項目,取得了一批鋼琴室內(nèi)樂教學(xué)科研成果。
李文琦
2009年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上海音樂學(xué)院鋼琴系,2013年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免試保送進入上海音樂學(xué)院研究生部,師從楊韻琳教授。在校期間跟隨郁音嘉老師學(xué)習(xí)室內(nèi)樂四年。2015年獲公派赴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學(xué)院交流學(xué)習(xí)一年。2017年取得藝術(shù)碩士學(xué)位。現(xiàn)受聘于上海音樂學(xué)院附中鋼琴藝術(shù)輔導(dǎo)科。
曾獲“文華藝術(shù)院校獎”第二屆全國鋼琴比賽專業(yè)青年組第一名;第四屆意大利“Ischia”國際鋼琴比賽成人組第一名;第44屆貝爾格萊德Jeunesses國際音樂比賽決賽大獎&指定曲目獎&塞爾維亞作曲家協(xié)會特別獎;2015美國保護組織國際音樂大賽室內(nèi)樂成人組第二名等國內(nèi)外大獎。2017年發(fā)行的“中國鋼琴獨奏作品百年經(jīng)典”收錄了她演繹的鄒魯先生鋼琴奏鳴曲《青春之詩》。
曾先后在意大利、德國、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塞爾維亞以及中國各大城市演出,與意大利錫耶納市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湖北交響樂團、廈門愛樂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電視廣播交響樂團等合作鋼琴協(xié)奏曲,均獲強烈好評。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