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xWhatYouNeed:你和爸媽簽訂《過年和平條約》了嗎?
周末,我打電話回家,是我爸接的電話。聊到正在讀高二的弟弟的學習成績,他很無奈:“我一說多,他又嫌我煩。”
言語之中,我感覺他們父子的關系,又有些緊張。
掛了電話之后,我打開和弟弟的對話框,叮囑他,對爸媽多一點耐心。弟弟說:“我就是很不喜歡,他老是拿我和你比較。這個家里,他最不喜歡的,應該就是我了。”我一時有些錯愕,因為我很早就發現,爸爸最喜歡的,其實是弟弟。
那是很久之前的一件事了。有一天傍晚,正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弟弟從外面跑進來,纏著爸爸要買手表。他很想要一塊黑色的,皮帶手表,因為他的好朋友有一塊。只要爸爸出現在客廳、飯桌,弟弟就會突然跳出來,“爸爸,給我買手表好不好?”爸爸答應了,但是弟弟怕他反悔,還拿出了紙和筆,說要簽協議。在一張白色的紙上,爸爸寫下了短短的一句話—— 明天給你買手表。他們兩個還鄭重其事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弟弟也趴在客廳的茶幾上,一筆一畫地寫下名字。
第二天,他興沖沖地拿著字條,跑去和爸爸兌現。結果我爸一本正經地說:“上面寫的是明天呀,明天給你買。”幾次下來,弟弟就知道了爸爸在玩“明日復明日”的套路,氣呼呼地走了。過了很久,有一天,爸爸神神秘秘地從外套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塊黑色手表。“看,這是給你弟弟買的,你不要和他說哦。” 他把手表藏在了桌子上的臺歷后面。弟弟放學回來,爸爸和他說:“你去看看臺歷后面有什么。”他找到了那塊手表,開心驚喜地在客廳大跳,坐在沙發上的爸爸,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后來,只要回想到這個場景,我就能感受到,表面看起來嚴厲的爸爸,對弟弟其實有很深切的在乎。但弟弟卻看不到這些。他反而覺得,爸爸最在乎的,是兩個女兒。
“記不記得,你都讀高中了,爸爸還背著你去醫院。”聽到這句話,我想起那次被腸胃炎折磨的畫面。家里住在四樓,沒有電梯。我胃痛得蹲在門口,直不起身。爸爸看著地上的我,猶豫了幾秒,把我背了起來。他下臺階的時候,每一步都有些顫抖,小心翼翼。我伏在他背上,明顯感受到了他的吃力。到了三樓時,爸爸已經有些氣喘吁吁。那個寬厚的背,沒有我想象中那么結實,但仍然帶給我足夠的安全感。
回想起來,我猜爸爸那時候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力不從心吧,他會覺得難過嗎?
.......
每個家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永遠是被討論的命題。兩代人的隔閡,終歸要靠溝通去化解,而這需要一些工具&技巧。
這個春節,在春運如火如荼開展的時候,青年自媒體品牌 我要WhatYouNeed 聯合攜程,共同推出一款年輕人要在回家前跟爸媽簽訂的《過年和平條約》。
我們明白,跟爸媽硬剛不可取,只會導致戰況升級,為了過年的戰火不至于太過激烈,我們建議年輕人在回家前,通過這個H5,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顧慮。
掃碼即可玩《過年和平條約》
(數英網 App 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后,長按識別)
條漫雙劇情引入,講述「上學」和「上班」一族的春節困擾。
說出年輕人所想,提供選項,一鍵生成合約海報。
爸媽的用心,總是藏在子女的吐槽背后。
接回開頭的故事。
原來在親情中,我們也是需要參照物的。只有在別人的提醒下,我們才會回想起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生活細節。而我和弟弟還算是幸運的,在不知不覺中,我們成為了對方的參照物,看到了爸媽對各自的在乎。
我不禁在想,那些獨生子女,說不定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會在回望中發現爸媽的在乎。
“那你是什么時候發現,爸媽是很愛自己的?”坐在麥當勞的時候,我問編輯盧回。
作為獨生子的他,望了我一眼,又低頭抽了一口煙,吐出來一陣煙霧,還有他的故事:「小時候,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是椒鹽皮皮蝦。在我三年級的生日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到了一家離家有 20 分鐘車程的大排檔,去吃了一頓皮皮蝦。我非常記得那晚上的餐桌上,除了一道椒鹽皮皮蝦以外,就只有一碟青菜。爸爸媽媽都沒有點飯,只給我點了一個飯。
我很難想象,他在腦海中,回望過多少次這個畫面。所以他才能那樣具體又清晰地,記住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但我也不敢去猜想,在說起這些事的時候,他是怎樣復雜的感受。因為有很多事,他都已經來不及去做了。
當下的我們,與爸媽存在著很多爭執,我們看到的,只有他們對我們的嫌棄,他們對我們工作的不滿意,他們對我們諸多選擇的干涉。就如同小時候的我們,只看得到他們不讓我們吃零食,他們要求我們九點就得睡覺,要求我們上補習班。這些更加直接可感的爭執常常淹沒掉爸媽的愛意。這或許是因為,比起強烈的爭執,他們的愛意來得更加平和柔軟,藏匿在各種細節當中。這些細節,經常是在未來的某些瞬間,我們才能在回望當中清晰地看見。我們已經長大了,或許我們可以試著,不要再依靠回望,來感受爸媽的愛意。
畢竟,我的確開始害怕,下一次的回望,已經是他們不在的時候了。
掃描二維碼,立即體驗!
項目信息

參與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