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與故宮聯手,這雙“風味之著”是最巧妙的答案
《風味人間》自2018年10月開播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在開播當晚播破億,豆瓣評分也突破9.2分。隨著劇集陸續更新,播出第五周,就已經實現破五億點擊,內容和口碑喜獲雙豐收。
作為多元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騰訊視頻在節目收官之日又搞了一波大動作,與故宮深度合作推出“風味之箸”,這并非只是一次單純的跨界合作,是其將故宮與騰訊視頻深度綁定,結合雙方自的特點,將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傳統美食相結合,給中國傳統文化賦予新鮮元素,也為IP營銷賦予了全新的可能。
筷子是口舌的延續:給“物”賦予內涵
故宮是個大IP,它的內涵綿延數百年,其中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媒體宣傳走向媒介融合的當代,吸引人眼球的營銷手段越來越多故宮的轉變是時代影響下的必然,現如今純粹的“物”逐漸失去了意義,只有被賦予了內涵的“物”才能說得上有價值,不論是故宮里的文物,還是其本身。
“民以食為天”這句千古老話,一直印證著人們對于“食”這件事的看重程度。對于中國人提到吃自然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怎么吃這個工具——“筷子”了。在品牌跨界合作中,如何聯合故宮IP去提升品牌信息的到達率和接受度更是重中之重。
騰訊視頻聯合故宮此次推出的“風味之箸”,作為頗具中國文化特色的“風味之箸”,整體設計融合故宮的太和殿、仙鶴、漢白玉柱等紋飾,處處體現出中華文化精髓。而“風味之箸”呈現在一本古籍樣子的包裝中,這也用另一種方式告訴大家:吃,也是一種了解文化的方式:讀萬卷書,也可“嘗”萬里路。
騰訊視頻將“筷子”所蘊含的傳統文化與傳統美食文化進行深度捆綁,通過故宮所代表的文化IP與騰訊視頻“風味”IP 結合的產物“風味之箸”向大眾傳遞了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傳統文化背后騰訊視頻在美食領域的探索。
有內涵的筷子,當然得有“作用”
如果IP的跨界合作,純粹的內涵并不一定能激蕩受眾的情緒。所以,騰訊視頻在推出“風味之箸”后,讓這雙筷子有了更多貼合大眾利益點的實際:
1、功能化:執風味之箸,和陳曉卿共赴晚宴
此次騰訊視頻打造的“風味之箸”活動,以“風味之箸”為邀請函,《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坐陣召集全國美食饕客一起看風味,聊風味。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線下活動選址為故宮冰窖,在美食與文化中共食。這是一場美食之約,更是一場文化盛宴。
以“筷子”為話題發起預熱,讓大家透過對美食與筷子的關聯度形成自發討論。接著,順勢推出“風味之箸”,用IP跨界的合作方式將活動再一次引爆,同時大家關于“風味”關注持續走高。隨后,以不同地域美食作為切入點,發起#我要吃風味#話題,挑動全國吃貨味蕾的同時,讓其自發參與到活動中,最終將票選出來的美食落地在故宮冰窖“風味之宴”的現場。值得一提的是,騰訊視頻還通過多個官方渠道以及美食圈層的KOL發起福利活動,邀請幸運兒加入“風味之宴”。
“風味之宴”現場,陳曉卿導演邊吃邊為大家講解每一道菜背后所蘊含的文化以及各色風味背后的風土人情。在現場還迎來了一個特別重磅的環節—— “風味之箸”的開啟儀式。
2、場景化:讓風味之箸使用場景變得更廣
在風味晚宴之后,騰訊視頻將與線下一眾品牌繼續聯合,于12月份正式上線大眾可購買的“風味之箸”。普通大眾通過在電商平臺上購買,用“風味之箸”在全國多處線下場景中自由享受風味。屆時,風味之箸的將會用它本身的“特權”來刺激更多大眾圈層人群對于事件的關注。
騰訊視頻通過線上活動+線上銷售,聯動線下參與+線下消費的方式,讓風味之箸不僅僅局限在一個IP聯合產品的概念中,還通過線下場景去打通用戶,讓他們能與其中。最終形成此次活動整體的營銷閉環。
新模式才能有新變化,打造IP聯合的最大價值
IP營銷作為最近幾年品牌們熱衷的營銷方式,目前IP營銷已經逐步進入了一種過渡“透支”的境地。如何能夠創新和突破,是做好IP營銷的新課題。此次騰訊視頻通過《風味人間》IP與故宮所代表的文化IP深度合作,用最能代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產品“風味之箸”激發大家對中國文化的持續關注,再通過故宮“風味之宴”的線下活動,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用筷子架起溝通橋梁,通過打通美食圈層對騰訊視頻《風味人間》的深度理解,從精準圈層去擴散,去影響更多大眾圈層,實現圈層影響圈層的同時,為其他品牌實現賦能的目的。與此同時,傳遞騰訊視頻在地域美食文化的探索,以及深耕美食領域的品牌標簽。
雖然,《風味人間》節目目前已經收官,但對于內容的探索,騰訊視頻會一直繼續,讓更多人通過騰訊視頻了解不同的中傳統與流傳下來的文化。
項目信息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