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米其林餐廳選上的獼猴桃看農產品品牌化
轉眼又到了獼猴桃成熟的季節。印象中,獼猴桃像大多數其他農產品一樣,我們能說出主產地,卻說不出品牌。拿陜西的特產水果來說,我們知道洛川蘋果、臨潼石榴、富平柿子、戶縣葡萄、陜北大棗、大荔西瓜、眉縣獼猴桃……卻說不出一個知名品牌的名字。
但說起奇異果
幾乎大家都會想到新西蘭的佳沛
年銷售額超過65億的
世界第一水果品牌是它沒錯
↓↓↓
全世界共有63個獼猴桃品種,其中59個品種原產于我國。但國產獼猴桃主要滿足國內市場需要,并且主要流向低端市場,高端市場基本被進口獼猴桃所占據。中國是農業大國,為什么我們不將優秀的農產品品牌化,讓優質農副產品、土特產有機會成為響當當的國際大牌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正在走上地方區域農品品牌道路的獼猴桃品牌化案例
↓
▲上海米其林二星餐廳8?Otto e Mezzo Bombana主廚Riccardo在用本真獼猴桃烹飪
第一步:從種植就開始改良
本真是第一個種植全程真正不加任何膨大劑、催熟劑的標準化獼猴桃全產業鏈條企業,從種第一顆獼猴桃開始,到計劃2年內建成投資規模約3.9億元的有機獼猴桃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只為規范現在國內良莠不齊的獼猴桃市場,致力打造屬于中國人的放心獼猴桃國產品牌。(內容來自本真)
第二步:從品牌到包裝
進行差異化設計
強場景化——從顏色、盒形上塑造健康、真實、東方、自然的感覺,用可視化的產品價值連接用戶。
高識別度——提取獼猴桃特征元素藝術化放大應用,提升銷售場景的品類辨識度、品牌辨識度。
第三步:直擊人性的價值主張
建立一個安全、綠色、健康、環保、有機的產品背書系統。通過消費價值設計,讓產品透明化、信息對等化、可視化、完整化。比進口產品更真實、親近、可信賴。
品牌提供的是功能屬性,IP提供的是情感寄托。
打造擬人化人物,是品牌IP化的一個載體。在定位上延承了品牌想要傳達的核心價值。在形象構建上增加了品牌的親和力、好感度。也拉開了和其他獼猴桃品牌的距離,讓品牌的差異化和性格更加鮮明。
農產品的“衣服”更好看、更人性化只是品牌化的入門
真正要成為一個品牌還需要從產品到渠道、營銷的真正規模化、產業化配合
愿這只努力的獼猴桃越來越好~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