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糟糕的世界,你愿意一成不變,還是勇敢地沖破樊籠?——奧斯卡獲獎大師 Laurent Witz 向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這部動畫還成功斬獲了今年釜山國際廣告節的金獎,讓我們戴上哲理的眼鏡,一起探尋這部片子吧!
《Cogs》
#第一樂章:初識
故事發生在一個機械世界里,所有的人都在自己專屬的軌道上生活,讀書、工作、交流。
人們機械化的生活讓這個世界運轉的井井有條。
有一天兩個男孩被彼此吸引,他們對對方的內心產生了好奇心,他們試著靠近一點。
但無奈他們腳下的軌道不相交,他們只能背向走去——他們的軌道一個通往彩色世界、一個通往黑白世界。
在他們生活的世界里,秩序成了唯一的標準,而秩序的規則是由腳下的軌道決定的。
有的軌道通往上層世界,有的軌道通往貧民窟,而這些軌道并不會相交。
#第二樂章:失樂
窮苦的人總是活得很麻木,他們只能在流水線上日復一日地做著相同的工作。
漸漸得,像《摩登時代》里的卓別林一樣,他們自己也成為了這個世界的流水線產品。
他們也曾心馳神往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然而對他們來說,似乎沒有這種權利。
#第三樂章:反叛
故事中的主人公意識到了這種不公平,他嘗試突破腳下的枷鎖,為了自由而挑戰。
解放了雙腳的主人公跑到心愛的男孩身邊,向他伸出了一只手。
隨著BGM達到高潮,我仿佛看到了沖動的 Jack 為了尋找 Rose 闖進女宿舍;我仿佛看到羅密歐在朱麗葉家的花園里歌唱;我仿佛看到簡愛鼓起勇氣回到羅切斯特身邊......
有一種英雄主義,是在看清了這個世界的規則之后,還能不惜一切去改變他。
#第四樂章:平等
這其實是澳大利亞慈善機構 Aimé 的一支宣傳片,在澳大利亞,只有61.5%的土著兒童能完成學業,教育不平等在澳大利亞非常嚴重。
相比于主人公接受“彩色世界”的高等教育,貧民窟的孩子只能早早地工作,只能接受“流水線式的”教育。
這支片子的執行創意總監 Andy Flemming 在采訪時說到:在這個真正陷入困境的時代,更需要一群有遠見的人,而 Aimé 的使命就是治愈這個破碎的社會。
我想起羅素的一句話,人生而無知,但不愚蠢,是教育讓人愚蠢。
曾經我們受著一樣的教育,我們是什么時候學會鄙視別人?進入行業的時候我們都只是為了一個單純的信念,而現在為什么我們要戴上面具?
王小波說,改變只不過是從一個籠子到另一個籠子,但我享受的是那換籠子的一瞬間。
對這個糟糕的世界,你愿意一成不變,還是勇敢地沖破樊籠?
工作人員信息:
Executive Creative Director:Michael Canning
Creative Director:Andy Flemming
Art Director:Curt Mcdonald, Chris Brailey
Copywriter:Curt Mcdonald, Chris Brailey
Production:Zeilt Productions
Director:Laurent Witz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獎項榮譽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