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懂車新生意|車后的人第4期:3年50店,單店月入百萬,廣州錦馭如何以專業內容+百店標準突圍新能源輕改
《車后的人》·巨懂車后市場先鋒訪談錄
在車輪飛馳的時代,有人追逐速度,有人雕琢溫度。《車后的人》聚焦汽車后市場的“堅實力量”——他們是技術狂人、破局者、改裝匠人,更是用實戰改寫規則的行業領路先鋒。
本欄目由巨懂車獨家打造,以“看見車后的人,聽見商業的聲”為內核,記錄車后商家從0到1的突圍故事。他們的故事,就是中國汽車后市場最生動的注腳。致敬每一個在油門與剎車間尋找平衡的經營者。
《車后的人》:廣州錦馭
2025年春,廣州一家新能源輕改店內,廣州錦馭創始人張培欽正與團隊調試一臺問界M9定制地板。這家成立僅3年的企業,已在全國布局50家門店,單店月均營收超百萬,卻鮮少有人知道——它最初只是四個兄弟擠在汽配城倒騰商務車座椅的“草根團隊”。
“斷腕”轉型:
從百萬改裝到輕改突圍
張培欽的創業始于一次“壯士斷腕”。2021年,團隊憑借奔馳商務車改裝做到單店月銷300萬,卻因疫情后需求萎縮被迫轉型。“當時試水三膜賽道,一個月做到百萬流水,但價格戰太兇,利潤壓到5%。”他回憶道。
轉機出現在2023年,團隊發現新能源車主更愿為“專業”買單——問界、理想等車型均價超30萬,但市場缺乏細分車型輕改服務。張培欽果斷砍掉紅海業務,all in新能源輕改賽道:“我們只做20%的高凈值客戶,他們愿為專業多付30%溢價。”
“專業即流量”:
抖音內容重構信任鏈條
在同行扎堆“1999”引流時,廣州錦馭選擇“反向操作”。通過抖音發布硬核內容:用專注細分車型的升級案例,專業視頻吸引大量中高端車主。“客戶刷到視頻會說:這家店改問界更專業,值得專程跨省來改。”
巨懂車的用戶畫像數據成為關鍵助力。團隊發現,問界車主更關注“隱形車衣抗刮擦”功能,理想用戶則偏愛“內飾環保材質”賣點。“針對不同車型定制內容,轉化率提升2倍,獲客成本僅48元,是行業均值的1/3。”張培欽展示著后臺數據。
“百店聯盟”邏輯:
用標準對抗內卷
當低價競爭蔓延至新能源賽道,廣州錦馭獻出“組合拳”:建立全流程服務標準——從線上咨詢48小時響應、到線下施工全程錄像,專注于細分車型的產品服務。“標準不是成本,是信任資產。客戶愿為‘專業性’多掏錢。”
這套標準正通過“百店聯盟”快速復制。加盟店需通過三重考核:300㎡以上場地、專業施工設備、至少3年行業經驗。“我們不做快招,只找‘同類’——愿死磕高端客戶的長期主義者。”目前20家加盟店中,10家月銷破100萬,最快回本周期僅3個月。
對話張培欽:
給中小商家的三個“反內卷”法則
1.聚焦20%:“與其服務100個低毛利客戶,不如專注20個高凈值用戶,利潤翻倍,口碑更穩。”
2.內容造壁壘:“抖音不是廣告牌,是技術展臺。專注單個品牌細分賽道,比做100個品牌車型‘啥都做’更強。”
3.標準換溢價:“車主不怕花錢,怕不專業。把高端客戶更考慮的環節做好,價格戰自然失效。”
【結語】
從汽配城小店到新能源輕改頭部,廣州錦馭的進階揭示出后市場新生存邏輯——當行業陷入低價混戰,唯有“專業內容+極致細分”的雙重壁壘,能讓中小商家跳出內卷。而巨懂車與抖音構建的“精準流量-數據洞察-生態合作”鏈路,正在為更多“專業主義者”開辟護城河。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