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懂車新生意|「車后的人」第5期:首批入駐巨懂車 布局門店500+ 膜一姐如何打造汽車貼膜標桿?
《車后的人》·巨懂車后市場先鋒訪談錄
在車輪飛馳的時代,有人追逐速度,有人雕琢溫度。《車后的人》聚焦汽車后市場的“堅實力量”——他們是技術狂人、破局者、改裝匠人,更是用實戰改寫規則的行業領路先鋒。
本欄目由巨懂車獨家打造,以“看見車后的人,聽見商業的聲”為內核,記錄車后商家從0到1的突圍故事。他們的故事,就是中國汽車后市場最生動的注腳。致敬每一個在油門與剎車間尋找平衡的經營者。
《車后的人》:膜一姐
2025年在九州深圳車展,膜一姐品牌總經理張軍,向巨懂車講述了他與膜一姐的發展故事。這家成立僅5年的企業,已在全國布局560家門店,單店年均服務超3000名車主,卻鮮少有人知道——它最初只是山城一家“零客戶”的試驗場。
“2500平豪賭”:
用極致體驗重構行業信任
膜一姐的創業始于一場“反常識”的豪賭。2020年,膜一姐力排眾議在重慶開設2500平貼膜旗艦店,同行嘲笑“貼膜需要什么大場地?”她們堅持“空間即信任”:“車主花萬元貼車衣,不該蹲在街邊小店等施工。”
開業首月,門店僅接待十幾位客戶,但團隊死磕細節:施工區全透明玻璃設計、裁膜刀每貼5輛車必更換、強化技師貼膜技能、貼的不好必須撕掉……“我們把每個客戶當最后一位服務,沒想到他們成了‘行走的廣告牌’。”單月營收突破百萬。
“內容即承諾”:
抖音如何打破地域邊界
當同行用“9.9元洗車”引流時,膜一姐選擇“笨功夫”——在抖音發布長達3分鐘的施工實錄:電腦機裁精準裁膜、紫外線測試儀對比老化數據,甚至展示技師資格認證檔案。“客戶刷到視頻會說:這家店敢把流程掰開揉碎,一定靠譜。”
巨懂車的用戶畫像數據成為關鍵推手。團隊發現,問界車主關注“車衣抗刮擦”,理想用戶在意“環保材質”,據此定制差異化內容,轉化率提升40%。
“標準化變革”:
100家店如何復制1家店的品質
行業陷入“貼完即跑路”亂象時,膜一姐出臺“鐵規”——全國門店統一施工標準:48小時響應售后、施工全程雙機位錄像、客戶不滿意直接換新。“標準不是成本,是溢價資本。”
這套標準正通過“嚴選加盟”快速復制。加盟商需通過三重篩選:認可“用戶第一服務至上”的服務理念,350㎡以上場地、5年以上從業經驗、通過7-14天專業特訓。“我們不要快招韭菜,只要愿死磕細節的長期主義者。”
對話膜一姐:
給中小商家的三個“長期主義”法則
1. 用戶價值>短期利潤:“為客戶創造價值,貼好膜~被客戶投訴起步罰1000元,但留住一個客戶價值10萬元。”
2. 內容要“敢露怯”:“抖音上展示技師手抖裁廢膜料的視頻,比完美成品更獲信任。”
3. 慢即是快:“5年開500家店不算快,5年0投訴才是真本事。”
【結語】
從山城試驗場到全球車衣方案商,膜一姐的崛起印證了汽車后市場的終極邏輯——當行業沉迷“賺快錢”時,唯有把“用戶第一 服務至上”刻進基因,用“笨功夫”筑起信任高墻,方能穿越周期。而巨懂車與抖音構建的“數據導航+內容信任鏈”,正在為更多“長期主義者”點亮燈塔。
【系列終章寄語】
車輪滾滾向前,時代從不缺追風者,但更需要看清方向的“造風人”。《車后的人》首季五期內容,記錄了汽車后市場浪潮中那些躬身深耕的堅實力量。愿每一家堅守價值的企業,都能在巨懂車與抖音的生態中找到自己的“星辰坐標”。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