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派Day,推出首款趣味對話式AI
我們和麥當勞,一起為3.14派Day活動,打造了個AI互動(沒有在玩梗);
懂事的AI,會做 “自我介紹”。
上面,是今年派Day的部分創意物料:用AI作為最大的傳播賣點,結合麥當勞的品牌力,疊滿傳播上的雙Buff!
但我們更想聊聊在整整6個月的項目執行期中,我們如何讓吃派這件事變得更加有趣。
【項目背景】
3.14派Day,一個從圓周率“π”到“派”巧妙諧音開始的節日。
今年,是麥當勞中國持續舉辦3.14派Day活動的第11年。
前十年,品牌主要從“數學”等角度切入,為派Day與消費者之間尋找更多的互動內容,并積淀了一些與“數學”強綁定的節日心智。并且,十年來, “數學”創意早已被玩出了各種花樣,繼續沿用“數學”主題,對創意的挑戰是巨大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不得不尋找新的創意空間。
【策略思考】
實際上, “數學”對普通用戶來說,的確是一件門檻有點高的事。為了讓這件事顯得不那么難,我們考慮過很多切入點,比如,
要不以 “反數學”的思路,結合情緒調侃一下數學的難?
或者,結合一個偉大的發現:世界是個巨大的“π”,把數學生活化?
......
創意屢屢碰壁之后,我們意識到還是得回到這個節日的起源:
3月14日,國際圓周率日,又稱國際數學日,是為了紀念“π”的誕生,為了紀念做出偉大貢獻的數學家們。但設立這個節日的意義,更是為了鼓勵更多人,擁有對生活和知識的探索與好奇,續寫那串無窮無盡的數字。
“π”,是一串永無止境的數字。
“π”的背后,映射的是人類一顆顆無窮無盡的好奇心。
“派”,是每年麥當勞都會推出很多新口味。對新口味的無盡遐想,也像是開啟一場探索未知的好奇之旅。
所以,我們決定以“好奇心”作為節日出發點,打造一個歡迎并能滿足好奇的平臺,去鼓勵渺小的偉大,激發大家好奇與探索。
節日定位:派Day,好奇心的入口
節日主題:【好奇不停 吃派就對】
至此,一個綁定數學符號十年、針對學生群體的節日,即將蛻變為屬于所有年輕人的“節日狂歡”。
【好奇心基礎版】
為好奇心搭建第一個“入口”。
(主KV)
(派盒效果圖)
今年我們重新設計了派盒,打造成一個個“好奇心盲盒”。這是此次活動中最小的好奇心入口。消費者撕開派盒上指定的互動區域后,能Get不同的滿足好奇的小知識,今日知識又+1。
【好奇心PRO版】
第二個好奇心入口,從派到P.AI。
人類好奇心很廣泛,但我們找到了每個人都會有共鳴的好奇瞬間——那就是每天會脫口而出的一句“為什么?”
提問,是好奇的體現,也是好奇的開始。派Day想要傳達的“無限探索”精神與 AI 的科技探索精神高度契合。于是,當下我們和客戶決定做一件勇敢的事情,打造麥當勞首款趣味對話式AI,從派而來的「P.AI」,為每一個好奇問題,提供趣味的回答。
今年吃派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一邊吃派,一邊問P.AI。
P.AI還能根據麥當勞用戶消費記錄,生成專屬的分析與評價!
【寫在結尾】
團隊和品牌合作下來的一個強烈感受:沒想到麥當勞不僅是餐飲品牌,還是個技術公司,從小程序到App,有很多用心設計的小細節,這些細微的環節都在影響著消費體驗。
當PIE遇上P.AI,消費者不需要另一個數學考試,他們需要的是打開世界的新鮮感。所以,打破數學的傳統玩法,利用巧妙的觸點(產品包裝)和消費者互動,更能吸引大家主動參與和分享。
在AI大行其道的時代下,我們還發現,AI 不僅是一種實用工具,更可以成為品牌人格的延伸,通過融入有梗的技術重塑品牌與用戶間的關系,讓更多用戶玩在一起的同時,也塑造了品牌富有年輕化、人性化的一面。
【比派更甜的花絮】
麥當勞中國IT部門的logo 創意出自經典slogan「I’m lovin’it」,所以,這里的it 有時指的是IT小伙伴們;
(麥當勞IT logo)
曾經想過,為獲獎用戶送上一顆宇宙中的星星,或是一張環游世界的機票,去世界看看,滿足好奇。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