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神奇門診”開放中,新奇小病也能“對癥解藥”
當代年輕人正在遭遇新型疑難雜癥——
魚刺卡住了到底怎么拔?人在云南吃菌躺板板?
高反上頭缺氧成憨憨?孩子感到學習困難?
面對這些“小病”,網友們有了新招:打開小紅書,搜“解藥”!
“上小紅書找答案”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而且無論多新奇的小病,這里都能“對癥下藥”。
重要的是,小紅書社區里有一群“健康搭子”和“野生病友”隨時在線:
“白大褂朋友”:專業醫生提供權威科普,用科學知識幫你搞定小眾病。
“社區熟人”:真實用戶分享親身經歷,緩解焦慮,給你溫暖支持。
隨著這群健康搭子的興起,小紅書敏銳地察覺到健康板塊的巨大潛力。如何以專業、權威的方式向用戶科普健康知識,挖掘那些剛需但尚未被大眾熟知的科室,成了我們亟待解決的課題。
于是,一個神奇、有趣的流動門診應運而生——「小紅書神奇門診」。
接到課題后,我們用小紅書獨有的風格,通過新奇有趣且不制造焦慮的內容策劃和互動玩法來吸引用戶的關注。
同時,與小紅書攜手權威醫院和科室,結合平臺上的真實就醫經驗(UGC)推出了幾個特色科室欄目:安心吃魚門診 、快樂閱讀門診 、雪山高反門診 、東北骨科門診。
團隊首要任務就是需要策劃和包裝這些科室,通過線上線下有趣新穎的聯動推廣和互動玩法讓“神奇門診”成為小紅書年輕用戶獲取健康知識的新窗口,進一步提升小紅書健康板塊的影響力。
在線上傳播物料板塊,需要將晦澀的病理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內容,以輕松、治愈的視覺風格呈現,讓用戶在輕松的氛圍中獲取專業科普。
在視覺輸出上,整體以偏輕松、治愈的手繪風格來做設計,巧妙的結合醫院診室的一些元素,但在吸引用戶關注之余不制造病痛焦慮緊張。
線下這塊格外燒腦,我們苦思冥想后決定用從未見過的“新奇”裝置設計和流動門診概念進行創意演繹,我們突破性的提議把活動搬到了小病常見突發現場執行——【菜市場和圖書館】。終于在12月底,分別在杭州和成都落地了「安心吃魚診室」和「快樂閱讀診室」。萬萬沒想到, 這只呆呆傻傻的胖頭魚徹底火遍了杭州【文二菜市】。
每天都有大批魚粉早早來到診室“候診”,“問診”結束后排起長長長長的隊伍等待領取“魚舒心”。
“魚呢?”、“魚在嗎?”、“魚還有嗎?”成了杭州活動期間最高頻的詞匯。
除了對“魚舒心”的喜愛,杭州小伙伴們也通過有趣的方式、讓有用的知識流進了腦子。
小伙伴們在知識科普板前駐足良久,讀完后不禁感嘆:原來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挑刺操作”,比如吞飯團、喝醋、拍背、隨意取出魚刺,竟然是危險行為,稍有不慎就會劃破食道。
那條“被魚刺卡住、不斷吐泡泡的苦情魚”吸引了無數買菜的人停下匆忙腳步,紛紛駐足瀏覽醫學知識。
還有老爺爺、老奶奶看完“快閃小報”上的“報恩魚圖鑒”后,滿心歡喜地去魚攤按圖買魚,準備晚上大展身手給魚一個“好安燉”(西湖醋魚除外)。
與輕松有趣的「安心吃魚診室」不同,「快樂閱讀診室」更多了一份治愈和啟發的力量。
活動現場不僅有新奇有趣的打卡裝置和知識科普區域,還聯合了【四川省人民醫院】的兒科醫生們,在四川省圖書館舉辦了一場公益講座和義診。
醫生們耐心解答了家長們關于孩子學習困難、多動癥、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家長們感慨萬千:“原來閱讀障礙是一種病癥,而且可以改善。”“孩子識字困難、聽寫能力差并不是笨。”
“世界上沒有笨小孩,不要用已有的尺子去衡量每個奇特的生命。”在醫生專業耐心地講解中,他們的焦慮也慢慢緩解。
看著收到“沒煩惱”公仔的孩子們露出了甜甜的笑容。一位家長深有感觸:“感受閱讀的快樂和意義,比試卷上的成績更重要。”
這些有趣的新奇裝置和神奇門診,真的幫助很多小伙伴解決了生活中的小問題。
兩個診室是「小紅書神奇門診」活動的首次亮相,在小紅書平臺也取得了不錯的關注度,話題達到1.6億瀏覽量,發布筆記1.6萬+,引發22.5萬討論。
今年期待神奇科室能不斷擴充,我們和健康薯一起期待用輕松有趣、無焦慮的方式,把更多醫學知識和自救/預防技巧科普給更多小伙伴。
讓更多人在小紅書上找到靠譜的健康搭子,成為靠譜的健康搭子。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