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煙火文學×上海大劇院:劇院超新星登場
當煙火氣十足的大潤發遇上藝術氣息拉滿的上海大劇院,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作為社區好鄰居的大潤發受邀參加上海大劇院26周年院慶的藝術市集,并在線上和線下同步推出聯名煙火文學主題——《劇院超新星》。
文案從超市的瓜果蔬菜出發,通過挖掘超市每個商品的藝術天賦,并加以演繹,讓它們成功登上了大劇院的舞臺。洋蔥是哭戲大師,紅豆是純愛戰神,還有可以分飾馬鈴薯的土豆……
一個個果蔬都是潛在的天才表演者,大劇院舞臺上的那些戲劇、音樂、舞蹈,它們各個都很精通。當超市里的菜走進大劇院,劇院X超市,劇院超新星登場!
01
洋蔥——哭戲大師
什么叫哭的層次感?我哭給你看
02
土豆——可分飾多角
你們要抓馬鈴薯,跟我土豆有什么關系?
03
西瓜——老戲骨
演技保熟,在線吃瓜
04
紅豆——純愛戰神
一定是想你太多,我才一直臉紅
05
章魚——天才鋼琴家
無他,唯八手聯彈
06
雞蛋——別人挑骨頭我挑戲
不演壞蛋王八蛋,只演彩蛋幸運蛋
07
甘蔗——渣男渣女指定演員
事先聲明:渣是角色需要,甜是本色出演
08
茄子——最上鏡獎獲得者
拍照的時候都喊我,天生就是主角的料
09
蘿卜青菜——經典卡司
沒有主角的光環,憑愛的本色永不過時
10
公雞——首席歌唱家
每天都在練習唱歌,敲醒沉睡的心靈
11
嫩牛肉——流量新銳
天生小鮮肉,但經得起千錘百煉
12
蛋撻——舞臺魔法師
雞蛋學會了魔法,于是變成了我
13
鏡子——專業陪練
當你入鏡,我也終將變得不凡
數英獎參賽項目說明 - RT-MART 大潤發,品牌/廣告主
【背景與目標】
作為社區好鄰居的大潤發受邀參加上海大劇院26周年院慶的藝術市集,在這個文藝氣息拉滿的藝術殿堂,大潤發以煙火文學為載體,讓超市里的菜走進大劇院,從而為這場市集注入一絲生活的煙火氣,實現藝術與生活的碰撞和融合。
【洞察與策略】
有劇的地方就會有演員,說起演員,人們會習慣性地想到舞臺上的表演者們。但其實生活處處都充滿了戲劇,當我們把目光放到一果一蔬時,你會發現它們其實也都天賦異稟,渾身有戲,通過挖掘超市每個商品的藝術天賦,并加以演繹,蔬菜也能成功“登上”大劇院的舞臺,劇院X超市,劇院超新星由此登場!
【創意闡述】
超市里的菜都有哪些技能呢?當超市里的菜走進上海大劇院,它們又該表演什么呢?讓人流淚的洋蔥,或許可以成為哭戲大師;代表相思的紅豆,適合純愛的戲份;還有可以分飾馬鈴薯的土豆、又甜又渣的甘蔗、八手聯彈的章魚……原來,超市里的菜都是潛在的表演者,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廣闊舞臺,大劇院的那些戲劇、音樂、舞蹈,它們各個都很精通。
【結果與影響】
13種商品對應13組文案落地上海大劇院藝術市集,引起路人圍觀,其中鏡子文案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上海同城榜第1,快手熱榜上海本地榜第19,多家新聞媒體及廣告營銷圈媒體跟進報道,網友更是直呼本次跨界意想不到,為大潤發的品牌聯合營銷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項目信息
終審評委(金、銀、銅評級全部顯示,無獎評級僅顯示帶評語者)
創意單元-平面組-印刷類
-
無
-
作品將大潤發的煙火文學與上海大劇院的藝術氣質巧妙結合,既詮釋了藝術無處不在的深意,也讓品牌與觀眾建立了更深層次的情感鏈接。
-
整個創意的亮點雖然是在文案上,但通過文案創意將超市賣場的瓜果蔬菜商品詮釋成具藝術天賦的劇場演員,其概念新穎且讓整個平面的傳播訊息變得更有細品閱讀的樂趣,顛覆了傳統以視覺符號為主要設計元素的平面設計概念。
-
值得一個銅獎,花了心思。
-
比較常規
-
藝術與商業很好的結合
-
平面印刷類別的創意,主體(創意對象)和載體(創意形式)的往往需要精致或宏大的題材才會出彩; 在本案中,主體與載體都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事物”,但卻依然做到了很抓人,且具有了生命力; “超市里的菜都是潛在的表演者,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廣闊舞臺”,這其實是對觀眾非常有意思溝通、與鼓勵。
-
服務于文案,但沒有文案出彩的設計,應該在文案上報獎,而且延續了超市文學的屬性,基本上設計大字,靈活點就好。
-
合作略顯牽強,文案和美術也比之前的略遜。
-
會心一笑
-
大潤發的文案營銷案例一度很出圈!將出圈案例進行二次聯名創作,是利也是弊,難度非同一般。此次項目文案層面依舊表達出彩,與大劇院本身角色的結合到位,在線上引發不錯的討論。遺憾的是線下落地估計受到制約,呈現上看來不太明確。
-
視覺審美與創意思維少了一些新意
-
和大潤發的聯動,需要印刷品以合適的印刷工藝在有趣且到位的地點露出。這里僅看到一張圖片是臺卡插在土豆里的,印刷上也沒有巧思。可以理解有成本上的考慮,但其實設計可以更貼合大賣場的視覺風格做得更大膽。
-
視覺比較常規
-
文案很有煙火氣,只是不確定這個聯名帶來什么影響力?
-
比較中規中矩的營銷項目。
營銷單元-跨界營銷類
-
大潤發這樣的一個超市,不僅做出了煙火文學,而且一直做了幾年,甚至做到了高雅殿堂,就有一種看著隔壁鄰居孩子考上清華的感覺,而且再去面對超市里的那些菜,看向他們的眼神也會不一樣吧
-
創意非常新穎,將熟悉的超市商品與文藝結合,碰撞出了神奇的火花
-
俗與雅從沒有明確區分,在時間維度里,很多的大俗多年后都成為了流行趨勢,大潤發與上海大劇院這次碰撞讓蔬菜有了藝術價值,給品牌了更深邃的時代命題感。
-
很有意思的文案
-
非常有意思&跨次元的跨界,文案比較貼合食物和劇院角色本身,讓人印象深刻,也能引發共鳴和自傳播
-
文案不錯
-
一次有趣的聯動,給大潤發的煙火氣增加了藝術氣息
-
比較大膽的一次跨界合作
-
文案的小洞察點很有趣,嚴格意義上不算跨界。
-
無
-
整體創意呈現很有張力
-
接地氣又不失創意
-
當超市的果蔬有了思想,可發揮的空間太多了
-
跨界跨出一股清流。
-
聯合有點莫名,但勝在執行視覺
-
文案出色,精準的跨界內容有效觸達了品牌目標受眾。
-
執行落地的能力不錯 但創意策略上 不是最優解
-
跨界的含量比較低,兩個品牌沒有激發出的碰撞
-
這瓜還沒熟
-
總感覺離命中紅心還有點兒距離。對于買菜受眾來說這些趣味信息總感覺有點距離,文章中說是劇院的市集,很難想象人們不去超市菜場而特意來劇院市集買菜,但因為看不到相關圖片及信息也只能盲猜。并且大潤發的存在,是全商品一體化綜合超商,并不是單純的農產品代名詞。所以多少會有點違和。
-
跨界營銷的洞察和創意結合有點兒生硬,文案和視覺尚可。
專業評分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