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eco 添可:一年中最講究的一頓飯
又雙叒叕過年了
如果你正準備回家,或已經到家
不如先用眼睛和耳朵,分別“吃”一遍這條片子。
《最講究的一頓飯》
01
當我們提到過年的時候,我們究竟想說什么?
每年大家都說,年味越來越淡了
年是新的,肚子卻還惦記著小時候的味道
想找回年味兒,就得從最重要的那頓飯,說起
“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
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br/>——西晉《風土志》
作為千余年最具儀式感的家宴,年夜飯有種不容辯駁的“講究”感
這份“講究”不是去約束人的規矩,而是幫助含蓄的中國人表達情感的行動力
我們也發現,不同地方的年夜飯,講究也大有不同。
老北京講究年夜飯“四四見底”, 四川人講究的無辣不歡,廣東人講究的好口彩,武漢人講究“三全”……東西南北,食俗各異。
而添可今年CNY的主角——添可食萬料理機,不但做得一手好菜,還攜手米其林餐廳,1:1復刻米其林大師的廚藝。這份對食物色、香、味、意、形的“講究”勁兒,也聯結著我們期待的年味兒。于是,一年中最講究的一頓飯,有了。
02
年味之所以動人,皆來自鮮活的人
新春節點的營銷世界大戰,情感是最常見的切口。
刻意煽情,會顯得假。所以,我們選擇從中國人對年夜飯的習俗講起,將這條片子,定性為一條紀錄片式的廣告。實實在在的地方語言,真真切切的家長里短,水到渠成地勾起每個人對家的味覺記憶。
鏡頭對準三組不同地域的家庭和家里的掌勺人:廣東的明仔、四川的王嬸、東北的張大哥。當年味兒隨地域食物的講究流轉,也重新喚起人們對過年儀式感的向往。
03
聲音對了,年味更對了
面對春節鋪天蓋地的營銷盛況,如何能讓這份鮮活真實,來的更有味道?
我們想到了“聽到就會餓”的熟悉聲線——《舌尖上的中國》解說李立宏老師。當李老師念出第一句旁白時,我們就不由得感嘆:這味道對了!
我們相信,年味是屬于中國人共通的情感。年夜飯吃的講究的根本原因,也是因為我們對家的思念,對團圓的期盼。
馬上過年了,
回家吧,一起吃頓講究的年夜飯!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