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為調皮的敦煌壁畫獻上愛的供養吧!
翻開歷史的畫卷,你會發現敦煌是一個被時光寵愛的傳奇。這個自張騫鑿通西域后,河西走廊上最為繁盛的城市,讓商隊的駝鈴聲在大漠中回響了上千年。
公元366年,一位法名叫樂僔的僧人云游到敦煌,看到三危山上金光萬道。樂僔和尚堅信,他遭遇的奇景一定是來自上天的啟示。于是在鳴沙山東麓,他開鑿了敦煌第一個洞窟。
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尋求指引和庇護來到這里捐資開窟,經年累月造就了一個璀璨的敦煌。正是這些供養人,促進了敦煌文化的盛大與輝煌。洞窟里的壁畫和雕塑,濃縮著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流與融合,敦煌也因此被譽為“世界的敦煌”、“人類的敦煌”。
然而在一千多年的風吹日曬里,敦煌古老的壁畫也漸漸抵擋不住歲月的風沙。再加上風云際會,歷史變遷,留存至今的遺跡很多已經變得斑駁陸離。
據最新統計顯示,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畫、彩塑的492個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畫和彩塑出現了起甲、空鼓、變色、酥堿、脫落等病害。
而到了80年代,出于向世界傳播敦煌文化的需要,敦煌對外開放旅游。古老輝煌的文化遺產讓世界驚艷,但也對石窟的保護帶來隱患:大客流量造成壁畫所處的小環境溫度和濕度上升,給脆弱的壁畫彩塑保護帶來了潛在威脅。
保護敦煌文化遺產,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1944年,敦煌成立保護機構,開始進行針對性的遺產保護技術和材料的研發。近年來,更研發建立了洞窟預警監測體系,實時監測開放洞窟的微環境變化情況,用更多的科學手段輔助文物保護。
讓流傳千年的傳統文化重獲新生
敦煌“數字供養人”公益項目誕生
敦煌文化遺產保護,不只是專業學者和保護工作者的責任。讓流傳千年的傳統文化重獲新生,需要我們每個人的關注和支持。
6 月 7 日,由騰訊公益聯合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敦煌研究院以及新華公益共同發起的敦煌“數字供養人”公益活動在騰訊公益樂捐平臺正式上線。只要捐贈 0.9 元,就可以成為敦煌文化的“數字供養人”,延續敦煌供養人對敦煌藝術價值的守護精神,參與到敦煌壁畫的數字化保護行動中去,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
同時每位數字供養人都將隨機獲贈敦煌的“智慧錦囊”。錦囊是用敦煌壁畫故事內容,結合現代人的生活場景,形成的一系列智慧妙語,用以回報你的支持。本次活動所籌善款將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接收,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負責執行,全部用于敦煌壁畫的數字化保護。
掃描二維碼,成為敦煌石窟數字供養人!
(數英網 App 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長按識別)
掃描二維碼,獲取屬于你的千年智慧指引!
歲月的風沙正在侵蝕敦煌寶貴的文化遺產,
但是敦煌的文化價值需要得到新一代的傳揚。
文化是根,是凝聚家國的力量。
保護傳統文化,保護我們的精神故土,
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