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一樣的冬至,不一樣的煙火氣。
寒冬盡頭的第一把火
2022年末,這(或許)是疫情的最后一個寒冬。小米全新數字旗艦——小米13系列發布會也如約和大家見面,這是小米和徠卡合作的第二個旗艦系列,「人文感」仍然是影像單元的主題。
疫情三年,我們體會到各種「不確定」:過年不一定回家,畢業不一定有典禮,中秋不一定團圓……
但在冬至日這一天,我們用小米13的鏡頭讓大家看到一些「確定」:這個冬至或許不一定吃得上餃子,但那些我們曾經熟悉的人間煙火「一定」會不日而歸,疫情「一定」會過去!
回看這支片子,你可能無法想象當時門庭蕭索、人煙稀薄的窘況,拋開執行上的難度,我們希望通過這支片子點燃寒冬盡頭的第一把火。
人文感,最重要的是「感」
拍「人文」不一定有「人文感」,拍風景、動物、美食……也可以拍出人文感。「人文感」不是題材上的劃分,照片背后「可感知的故事和氛圍」才是人文感的精髓。
正如小米提出「超越人眼,感知人心」的全新影像戰略,「人文感」不單單是「看到」,更是「感受到」,透過小米的官方樣張,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哈姆雷特。
真實感、對話感、臨場感……紀錄片可以說是最具人文感的視頻體裁,我們邀請《舌尖上的中國》分集導演,使用小米13Pro,記錄各個地方的冬至特色美食,也讓大家感受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和煙火氣。
↓煙火氣是升騰的鍋氣,透過13Pro的鏡頭,我們仿佛觸摸到了姜母鴨的溫度↓
↓煙火氣是誘人的香氣,透過13Pro的鏡頭,我們仿佛嘗到了醬肘子的軟糯↓
↓煙火氣是熙熙攘攘的人氣,透過13Pro的鏡頭,我們恍惚間回到疫情之前的光景↓
↓煙火氣是騰騰的熱氣,透過13Pro的鏡頭,我們好像也被剛出鍋的餃子湯圓燙到嘴巴↓
↓煙火氣是小朋友嘗到美食后露出的孩子氣,透過13Pro的鏡頭,她們的笑聲好像就在我們耳邊↓
↓煙火氣是團圓飯桌上的一團和氣,透過13Pro的鏡頭,我們開始期盼團聚的那一刻早點到來↓
記錄人世間,感受煙火氣——在小米13Pro的鏡頭下,人文感不是刻意表達,也無需過多修飾,在映入眼簾的那一刻起,自然沁人心脾。
一樣的冬至,別樣的煙火氣
人文感的另外一個精髓就是「地域特色」,影像可以帶我們穿越時空,幫助我們了解未涉之地的風土人情。
關于冬至的習俗也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尤其是美食方面。雖有「北餃子南湯圓」的說法,但其實各地的冬至美食都不盡相同,視頻一經上線,「不一樣的冬至美食」成功引起了網友們的好奇,引發二次討論和傳播。
我們橫跨南北東西,實地探訪和拍攝北京、長春、蘇州、泉州四地的冬至美食,用小米13Pro記錄下不一樣的煙火氣:
北京吃餃子;長春吃殺豬菜、醬肘子;蘇州喝冬釀酒、吃羊糕、湯團、餛飩;泉州姜母鴨、地瓜粉團、冬至丸......
在疫情形勢嚴峻、商鋪大面積停業、工作人員一個接一個因感染新冠而倒下的情況下,8天拍攝11種冬至美食,我們希望給稍顯冷清的冬至帶來一些節日的暖意。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