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手機:青年節(jié)大片《硬核青春》 為90后正名
如何形容90后這一代人?
腦殘、傲嬌、北漂,還是死肥宅、文青?
被貼上的標簽或許有很多,但這些就是真的他們嗎?
短片中的主人公仿佛就是生活中的大家:
放假了,穿上美美的衣服和朋友一起自拍,就成為路人口中的“非主流”
下了班在家打一場游戲,平常少串門的親戚一看,隨口一句“不務正業(yè)”
他說他曾是北漂,你就默認他生活艱苦、不堪重負才回家鄉(xiāng)發(fā)展...
90后的臉上都曾被無形的帶上面具,這張面具可能是傻白萌、佛系、喪..
他們曾被誤解、被質(zhì)疑,但卻不曾倒下,如短片最后的表述:無論標簽為何,每個年輕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硬核青春。
硬核原本是指代“存在一定難度并有特定受眾的游戲和音樂”,因此早期也有硬核音樂和硬核游戲的說法,到了后面慢慢演繹成指代一種很厲害、很彪悍、很剛硬的意思。
其實90后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場硬核游戲:大部分的他們都是獨生子女,甚至經(jīng)歷了家庭重組、父母下崗潮...在物欲橫流、房價飆升、競爭激烈的城市里,努力的打拼、創(chuàng)造著一個小小的天地,不畏懼人潮涌動被擠到變形的地鐵站、不害怕深夜加班熬過的凌晨三點...
他們背負著各種沒經(jīng)驗、不靠譜、職場菜鳥的標簽,但卻從未反駁,甚至欣然接受,并且用自嘲的方式讓這些詞定義著自己的人設...但在這一個個標簽下,都蟄伏著的一顆顆熱血的心,一個個堅強的靈魂,在等待著世界向他們發(fā)出號召。
截止至今年1月,90后軍人達到了總和的60%,成為了部隊主力。他們是在新疆、西藏維穩(wěn)的一線戰(zhàn)士,是在南海、東海日夜守護的官兵。
在體育競技的賽場上,90后也是國家當之無愧的主力,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軍團中90后占了65.1%,朱婷、孫楊、寧澤濤、丁寧、傅園慧成為體育圈中的年輕代表...
那些曾經(jīng)“垮掉的一代”,正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時代的中堅力量,在社會的各個崗位上承起了自己的責任,支撐起了這個欣欣向榮的國家。
他們雖然看似很佛系,但是對生活從未退縮、從未害怕過,他們正在影響著世界,正在改變著世界。
其實無論哪一個時代,年輕人身上都會有很多的標簽,這是每一代年輕人共同的痛。但其實在揭開被定義的群相之后,才能看到真實的我們和生動的生活。所以無論別人如何評價、定義,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受外界干擾,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專業(yè)評分
專業(yè)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