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水·中秋節:我們從潮汕村鎮,載回了中秋的鄉愁
隨著“中國奇譚”“逃出大英博物館”等內容爆火,人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文化傳承、文化自信等內容越來越能引起年輕人的共鳴。而中秋,蘊藏著許多值得傳承的中華習俗、文化。
遠離家鄉的年輕人們,把每個傳統節日,都過成了“法定假日”。在城市里,總是少了些中式傳承的氛圍。
中秋,本是與人團圓的日子。
好望水來到潮汕村鎮,通過油紙燈籠,追尋傳統文化的符號,又將燈籠送往城市,點亮團圓的新主題。
好望水紀錄了非遺項目油紙燈籠的制作過程。400余年的傳承歷史,凝結著多代人的技巧與智慧。
從制作過程來看,油紙燈籠與望山楂有著奇妙的契合點:熬煮的米糊、國風的字體、長久的等待……
老師傅親手寫就的「望團圓」,飽含著好望水為年輕人們送上的祝福:希望城市里的年輕人能夠聚到一起,吃團圓飯,喝好望水,在團圓與共鳴中感受到節日的快樂。
好望水還在上海、杭州、寧波等城市,15家熱鬧的團圓小店,點亮了油紙燈籠,鼓勵人們與燈籠合照,并發布社媒平臺。
城市里的油紙燈籠,照亮城市的角落,也照亮城市里共舉杯、望團圓的朋友們。
燈籠亮起,美好的希望,也在我們心中亮起來了。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