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跑步:用跑鞋中底材料搞個球的大新聞!
小球篇
箱子篇
2017年,李寧推出了全新的云4代中底材料。Renuf為李寧跑步打造了一只顛覆傳統的跑鞋中底材料視頻廣告,在其他運動品牌還在比回彈高度的時候,我們用材料板和音樂節奏玩出了實驗視頻新高度!
一、神秘卻不為人知的好材料——李寧云
最近幾年,跑鞋中底材料科技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從跑鞋中底材料科技含量直線提高后,跑鞋中底材料一直不斷迭代,品牌們也費盡心思,試圖讓消費者對他們的名字和功能點耳熟能詳。而說到國人第一大品牌“李寧”的當家科技李寧云,從幾年前就已經普遍使用在中底中的「李寧云」科技,卻顯得有些不溫不火。
通過點對點的問卷調查,在收集了幾十份消費者調查問卷后,我們發現過去李寧云科技的推廣,存在兩個主要問題:
1、消費者對「李寧云」的科技點認識不清
2、消費者感覺「李寧云」的符號特征模糊,與產品關聯性低
于是,針對消費者對于李寧云材料這個科技點模糊不清的認知問題,Renuf的任務就是:讓不為人知的好材料,提高知名度!
而這也正是我們擅長的——用創意的手法,創造出「李寧云」獨特的視覺印象,利用科技試驗影片的形式,明確表現李寧云的材料特性,以專業的角度傳達「李寧云」科技帶來的效果。
二、顛覆傳統的材質介紹方式
根據前期數據分析,在策略階段我們提出,李寧云材料的二次宣傳,不應該只是推廣單一的一塊高科技材料“李寧云”,而是配合一套完整的傳播策略。于是最終主題確定為:「技術做支撐,落點在產品,用體驗說話」。
策略提出后,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
首先,在技術支撐的層面,如何讓消費者對「李寧云」加深印象,讓他們記住「李寧云」這種中底材料呢?對市面上現有的運動品牌的科技實驗視頻進行詳細的研究后,我們發現多數運動品牌都采用不同材料對比實驗的方式突出產品材料特性。而這條路套用在「李寧云」上,用視覺吸引受眾,一定會很艱難。由于李寧跑鞋在中底部分都采用外噴漆的方式,所以中底材料沒有明顯露出;名字上,“云”字不免會讓人聯想到其他互聯網產品,而Logo的部分在鞋子上又不夠突出。
其次,用什么樣的表現手法影片才能吸睛?橫向對比了同類型實驗影片后,我們洞察到,消費者對于傳統的材料試驗視頻已經失去了興趣。制式的拍攝手法,無一例外的高度對比和單一的視頻內容,在現在的傳播方式中無法達到吸引消費者眼球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們也不甘心再以無聊的方式拍攝一支毫無新意的對比實驗影片,步其他品牌的后塵。
三、創意靈感深藏在一次次試驗中
為了解決上面提出的問題,我們從李寧跑步拿來了幾箱「李寧云」材料,準備在上面進行小球彈跳實驗。實驗用到的小球是之前拍攝留下的各種小球和雞蛋等。目的是希望通過多次嘗試,在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新的變化和“化學反應”。
但是,確實就像所有實驗影片演示的那樣,小球掉落在材質上,只有固定的幾種回彈方式和軌跡。不滿足于只是拍攝一支中規中矩的對比實驗影片的我們,也稍微感覺到思路被卡住了。
于是實驗正式陷入了困境……就在我們一籌莫展,開始對實驗視頻能否順利進行產生懷疑的時候,前來錄音的鄭老師(歡迎收聽鄭老師和Dalson的節目“一道去臺灣”)看到我們在“玩球”,隨口提起:“你們丟球丟的還挺有節奏感的嘛,都可以寫首歌了……”
——醍醐灌頂一般,對呀!如果五感中視覺這條路行不通,那加上聽覺呢?
眾所周知,不同的介質、不同的材料,會出現不同的聲音和節奏。而聲音加節奏,則是音樂的最基本組成……于是,一個創意就這么誕生了。
看過了許多實驗性視頻,有的扔鋼球,有的扔雞蛋;有丟在減震材料上的,有不同材料之間作對比的,但是好像從沒有人注意過不同介質丟在不同材料上,由于質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聲音和跳躍節奏。丟球的過程中,不同的小球掉落在墊子上之后產生了不同的音色,節奏好不歡快悅耳,感覺就像一首歌……歌……?
節奏有了,聲音有了,我們為什么不干脆寫一首歌來配合小球的掉落呢?
魔幻布景
面對李寧跑步以前從未嘗試過的創意方式,在對影片調性和完成效果都有巨大想象空間的前提下,李寧跑步給予了極大的信任和支持,十分感謝。李寧跑步很喜歡這個創意,覺得既有趣又新鮮,并且認為這樣的實驗影片方式,也是與年輕人溝通的一種新形式。
四、有趣又前所未有的拍攝體驗
創意被確定下來,想法基本框定之后,面臨的問題就是執行了。
為了還原最真實的掉落聲音,我們進行了大量小球試驗并對其進行收音。一次又一次的實驗與嘗試,特別感謝鄭老師的耐心,對每一個收音的力求完美,才使得樂曲中每一個節奏鼓點有特色的同時又極具辨識度。
聲音的問題解決后,分鏡也遇到困境。試過用場景搭建實拍的路走不通之后,還要面對和美術的溝通。不過拿到美術發來的SketchUp 3D模型后(加模型圖),卻無意中給了我們新的思考方式。雖然以前對這個建筑設計軟件沒有涉獵,但還是認真且迅速地很快上手了,最終用SketchUp制作的分鏡腳本清晰而簡單易懂。
用現學的SketchUp制作分鏡
拍攝中的小插曲更是不勝枚舉。為了防止小球不受控制,特地請道具老師制作了軌道,卻發現依舊沒有解決問題,最后還是采用真人拋球;五個木球同時飛出畫面的鏡頭變數太大,一次又一次地進行重復拍攝,終于等到了他們一次性全部跳開;許多次的場景、燈光布置,每一個機位變換,在場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用了百分之二百的心力配合,才終于讓緊鑼密鼓的拍攝在一天內圓滿落下帷幕。
李寧跑步首次嘗試的音樂加實驗的影片迎來了叫好一片,微信公眾號后臺的留言反饋也都在夸贊創意的新穎和獨特。雖然我們對自己的創意很滿意也很自豪,但其實我們并沒有把握這種新奇的形式到底可以得到多少肯定的聲音,看到之后真的很開心,覺得一切努力都得到了肯定。
這次的實驗視頻,對我們和李寧跑步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而在我們對品質的堅持和創意的全力執行下,效果可以說達到了我們的預期并且還出乎意料的好。我們也期待,將來這種多元組合的拍攝形式,可以應用到更多的廣告影片中去。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