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豌豆莢,你第一時間想到什么呢?文藝、清新、綠色、Android 必備……就是這樣一個豌豆莢,從最初的小豆莢,長成今天阿里系家族的一員。但事隔經年,它給人的感覺仍是如此,當前“佛系”一詞雖被用爛俗,形容它還是再合適不過。
偷了張豌豆莢早期服務器登錄界面
作為一個高質量的應用分發平臺,豌豆莢應該、也拿得出實力發出更大的聲音,被更多人聽到。于是,那個“能不瞎炒作就不瞎BB”、“只尋有緣人”的佛系豌豆莢,這次拿出了一支高質量的意識形態片子,來表達自己的理念和態度。
片子先看為敬——
(視頻時長:1′42″)
豌豆莢這次的傳播主題為“偶爾異類”,卻直指我們每一個人,在重復的日常里失去個體意識,從而埋沒于人群。所以,才需要偶爾的釋放自我,從諸多的規則和框架中跳脫出來,做與眾不同的自己。視覺、配色上則充滿了濃郁鮮明的《布達佩斯大飯店》風格,但鮮亮豐富的色彩下,平靜機械的動作里,其實暗藏一把戳向現實的尖刀——呆板復刻的人生里,偶爾需要跳出來,尋找自己。
這正是豌豆莢設計獎的初衷和由來。豌豆莢忠實用戶肯定了解,在主頁之上,每周都有一個應用推薦,或交互酷炫,或界面有美感,或集實用美觀于一體……“豌豆莢設計獎”推薦的應用,完全秉承豌豆莢的初心,將功能、創新、設計、內容放在第一位(是那種花錢也上不了的)。不依據下載量的應用推薦,正如主題“偶爾異類”所傳達的——你不是非得時刻跟別人一樣,偶爾該換點新鮮的、有品位的嘗試下。
相應的傳播海報配合,從旅行、讀書和拍照三個方面的應用,依舊從意識形態上表達“異類”。
旅行應用篇
讀書應用篇
拍照應用篇
在如今的廣告體系中,無厘頭搞笑、無節操賣萌或是夸張式放大縮小,各種手法都被展現得淋漓,占據廣告片的大頭。相對地,意識流的片子更難呈現。要表達 TA 的內心感覺、個人主張以及潛意識想法,其呈現的內容,可能完全和商品無關,而只是一種內心的吶喊、片斷記憶、糾葛的心結,以意象的方式宣泄,而產品成為廣告表現中的附屬品。
所以這次成片,真心感謝客戶對有門的信賴,“放任”我們做了一支相對大膽的意識流片子。另外,制片方 Link Film 感激更甚,新銳導演謝鵬及其團隊,從畫面、語言、配色、剪輯、音樂等方面都是全力配合,提出了很多想法,最終這支大片得以出街。中間拍攝過程多有艱辛,不再贅述。(大冬天演員們披著薄薄的紗,想想都涼。)
這支片子作為豌豆莢設計獎異想盛典的先導片,是不是仍意猶未盡?
再體驗一把 H5,用不一樣的好應用,讓你「偶爾異類」。
掃描二維碼,了解詳情!
(數英APP用戶需點擊放大二維碼, 長按識別)
掃描二維碼,了解詳情!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