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家居全新品牌主張:住進每一種偏愛
2022年8月
林氏木業(yè)正式更名為“LINSY 林氏家居”
并官宣王一博為品牌全球代言人
天與空為林氏家居策劃全新品牌主張
這是去年的項目小編忘了上傳,通過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當時的想法。同時也期待今年和林氏家居的第二次合作。
為了深度詮釋每個人的偏愛,我們用一組態(tài)度海報展示真實生活場景中年輕人的生活狀態(tài)。
每一張畫面結合一個品類,用洞察式的文案和簡潔高級的畫面呈現(xiàn)林氏家居產(chǎn)品的時尚、多元。
很能裝的柜子,裝不下我一直缺的那件衣服。
很好睡的沙發(fā),讓再吵的聲音都變成了睡前故事。
把自己扎根在沙發(fā)上,讓周末放「青松」。
在餐桌上,什么事都可以放下,唯獨筷子不能放下。
把自己和床融為一體,周末不必太清醒。
沙發(fā)經(jīng)常無法落座,因為我還要給衣服讓座。
茶幾不僅可以放杯子,放鮮花,也可以用來放腳。
從沙發(fā)陷進去的弧度里知道,我最近的伙食好不好。
01 世界因偏愛有了不同的形狀
列夫·托爾斯泰說:再偉大的作家,都不過是在書寫自己的偏見。
但就是因為人有了偏見,讓我們看到了世界不同的樣子。莫奈對世界有了偏見,所以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睡蓮、日出、海浪。
正因人對世界的「偏見」,也讓這些偏見變成了「偏愛」,世界擁有了多元和不同。
偏愛有很多的不同、很多的可能。
因為有偏愛,人類的文化藝術領域總有層出不窮的作品,出現(xiàn)了不同的流派的風格和特點,也總有人專研于科學和生物,讓每一個細分領域的知識不斷擴充。因為有偏愛,設計家具的人,有自己堅持的理念,也有源源不斷的靈感。因為有偏愛,八大學科有了分支,強有力的觀點擴充了知識的邊界。因為有偏愛,人生選擇的方向不止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佼佼者在深化和探索行業(yè)發(fā)展的無限可能。
包容了這些偏愛,才組成了一個多元的世界
02 家是我們自由做主的地方
從世界視角聚焦到每一個小家,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家居空間里,25-34歲的年輕人正在用自己偏愛的一切,標記自己的領地。
有的人用偏愛的家具,看著家一步步長成想象中的樣子。沒有電視的客廳,可以有投影儀;不愛出門的人,在家里裝上了遠行的露營帳篷。有的人用偏愛的生活方式,活出自己的節(jié)奏和秩序。家里再亂也沒有關系,反正想要找的東西多翻幾下就能找到。有的人用偏愛的精神角落,存放人世間的各種情緒。在家里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有的地方留下眼淚的痕跡,有的地方總是填滿笑聲。
家就是這樣一個放任自己所在的地方,也映照了我們最真實的樣子。丑也可以丑的很舒服,胖也胖的自在。我們用隨心所欲去裝扮它,用突發(fā)奇想去填滿它。
盡管這個世界有很多標準的家,也有條條框框的定義,但在這些年輕人眼里,設計的意義,就是自定義。家不止有復古風、田園風、歐美風,還可以吹起慵懶風、自在風、人來風。與其跟風,不如成為不被定義的風。
03設計不是參考,而是參與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家居品牌都是在用風格來定義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鮮少有品牌根據(jù)消費者的生活方式來設計家具。但家具在設計師手里,它只是一個設計稿。只有消費者在生活中的使用和參與了,它才能成為一件好的家具。
這些「我們」共同參與的生活瞬間,就是藏在這些生活里的每一種偏愛。
一半是家具,一半是你。家具被設計出的意義,就是要共同參與我們的生活瞬間,容納下我們的種種偏好。我們在購買購買家居產(chǎn)品時,買的也是一種自己偏愛的生活方式。
對林氏家居而言,在品牌煥新升級之際,不是一味去強調自己的產(chǎn)品,不止是看到自己為消費者提供什么,而是從消費者的偏愛和需求著手,用品牌全品類全風格全場景呼應品牌戰(zhàn)略升級。更關心每一個消費個體與家具的關系,尊重消費者的個性表達,讓每一個年輕消費者都能尋獲“偏愛”的生活方式。
我們用偏愛的態(tài)度,收獲了有偏愛的認同。「住進每一種偏愛」下的文案被幾十家重磅營銷類媒體收錄,評為2022年十佳文案之一,被網(wǎng)友點贊收錄。最終達成項目總曝光10.6億+,總互動1458萬+。
年輕人陣地自發(fā)傳播,獲得大量關注度
林氏家居,不只是林氏的風格
還有王氏風、陳氏風、李氏風
讓每一個人的偏愛
每一種風格都擁有自己的「姓氏」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