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2022年度盤點,身邊自有答案
2022,跳出宏大敘事之后,我們還能用怎樣的方式,讓這場盤點和每一個具體的人息息相關?
以下,是我們為知乎寫出的答案。
部分文案
我們曾經以為,
過好2022的答案在更遙遠的地方,
可回過頭才發現,
它就藏在我們用心經營、
觸手可及的日常里。
2022年,有數千萬知友在知乎,
用具體回答焦慮,
用篤定回答變化,
用經歷回答迷茫,
用知識回答遠方,
這一年的難題,難不住認真作答的我們,
因為答案,始終在我們「身邊」。
知乎 2022 年度盤點
身邊自有答案
Campaign idea:身邊自有答案
天災、人禍、經濟拐點、社會輿論、國際形勢……許多答案還沒浮現,更多的問題接踵而至。2022的難題好像比往年來得更猛烈。我們依然希望找到一個有力量的支點,來對抗這一年的焦慮和迷茫,就像知乎一直以來希望傳遞的那樣,保持信仰、保持勇氣。
在我們最初的很多輪思考中,有一個概念一直被提及:「消失的附近」。這是人類學家項飆在2019年提出的一個概念:當代人關注的往往是“自我”或者“更加宏大的歷史敘事”,而對“附近”發生的并不太在乎。
而今年,我們很明顯地感覺到,「消失的附近」又回來了。環顧左右,不能出遠門,于是露營開始流行;遠親不如近鄰,缺藥少菜時,都靠鄰里幫襯;不能左右天災人禍,至少在它們發生在身邊時,為需要幫助的人搭一把手。
在知乎站內,我們同樣發現了「附近」的回歸——今年,用戶們開始偏向關注一些身邊具體的、可以帶來實際改變的問題。
「幾百塊和幾千塊的帳篷究竟有什么區別?」「有哪些被誤以為是垃圾食品的食物,其實很健康?」「遇到事情,一般是先處理情緒,還是先處理問題?」「職場上應該隱藏情緒,還是應該鼓勵情緒自由?」
哪怕是大事件,大家也在試圖以小切口給出自己的答案。就像站內答主陳大可,在裁員潮的大環境下,失業的她并沒有躺平,寫書、做家務、和朋友社交、理清自己的人生規劃。而她分享的故事和經驗也啟發了有著共同經歷的人。重慶山火時,許多當地的答主都加入了志愿者隊伍,為救援和滅火出一份力。像他們一樣的無數答主,都在時代拋來的大問題下,用自己的經歷和知識寫出回答,供人參考。
「答案,在左右」是我們在比稿時提出的年度主題。以回歸的附近這一視角回顧2022,聚焦在每一個個體的力量感、不屈,和主觀能動性。時代的難題無法左右今天的我們,因為答案,始終在我們左右。
后來經過執行期間的討論和交流,關鍵詞從「左右」改為了「身邊」,褪去堅硬和強勢,變得溫柔。用心經營、細枝末節的生活里,都是這一年的答案。
用來闡述核心主張的年度視頻中,結合“外放站內答主”的需求,我們在現有案例中選擇了冬奧志愿者、遭到裁員的職場媽媽、露營愛好者、重慶山火志愿者以及自編程序跟拍中國空間站的天文學答主的故事,希望用他們的經歷讓更多人想起自己這一年具體而微的努力。
問題不跨年限時展覽,把答案送到你身邊
除了年度視頻,我們還為知乎籌備了年度盤點線下活動,打造跨年線下IP——「問題不跨年」限時展覽。
相比線上視頻的溫和堅定,線下活動多了活潑和朝氣。
將最具代表性的年度100問、年度回答、年度精選想法以及創作者案例以「問題不跨年」車站的形式,呈現在北京最有知識氛圍的PAGEONE書店。讓更多人來到現場,再次親身感受「身邊自有答案」的這一年。
走過「問題 bye-bye 候車廳」,和 2022 的困惑徹底告別
登上「身邊有答案列車」,收集一整年的的好答案
進入「想法點亮車廂」,一覽大家獨特的想法
帶上新年伴手禮,充滿儀式感地去往 2023!
告別難題碎紙機:離開之前,將這一年的難題通通粉碎吧
沒問題候車廳:在各大商場出沒,供不同地區用戶打卡
參與線上活動,還有機會得到我們準備的2023伴手禮——「問題不跨年」限定禮盒。想對用戶朋友們說的話,都被我們寫在了信里,藏在禮盒中,希望能帶來過好新一年的力量。
個人年度數據報告,你的軌跡里,都是答案
除了線上線下的物料,我們在站內知乎個人數據報告中也沿用了「問答」形式,在用戶每一天的使用習慣中,看到一整年的探索軌跡,也回扣了2022的年度主題:「身邊自有答案」。
社會學家貝克說:將未來全盤交給中央和專家的時代已經過去,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自己思考什么樣的世界才是“好世界”。每個人的價值觀都與世界的未來息息相關。
這也是我們所理解的知乎的價值,無論是過去的2022,還是即將到來的2023,一起分享知識,互相啟發,給予力量。最后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相信的答案。過好每一天的答案,就在我們身邊。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1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