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歷史不是跨越發展的負擔,山東郵政“社交媒體商業化”
一家120年歷史的企業,一個橫跨9大業務領域的國有巨無霸,經營在以“中庸”、“保守”著稱的齊魯之地……這樣的描述寫完,無論如何這都不可能是一個“新潮”而且“超前”的故事,但運營的事實卻如此閃耀,以至于,一篇發表于《中國郵政報》的專訪會用到這樣一個題目——《山東郵政,一家120年歷史的互聯網公司》。
只是一年的時間。微信粉絲由7000增長至100萬,活躍度超過20%;2017年第一季度社交媒體運營直接產生的銷售額超過8000萬;社交媒體負面聲量急劇下降,“魯小郵”形象全面帶動品牌口碑改善.
“數字化轉型”啟動
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當前最為重要的經營趨勢,其中涵蓋商業模式、經營管理、組織結構、技術應用、營銷傳播等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任重,卻道遠。山東郵政的“數字化轉型”通過“社交媒體商業化”推動,這是最佳路徑。
“社交媒體商業化”需要經歷三大階段,終極目標是企業全面邁入“社會化商業”,山東郵政的項目實施從“社群經濟”開始,微信、微博,專屬社群的建立與運營有序展開……
第一階段,社交媒體運營專能,打造社群經濟
“粉絲社群”是社群經濟的基礎,第一步,通過打造“魯小郵”這一符合當前用戶對山東郵政品牌形象期待的數字化品牌形象,使品牌獲得與用戶充分溝通的良好基礎。第二步,通過高效內容運營與用戶溝通實現微信第一批高質量粉絲入駐。我們對山東郵政旗下九大業務體系進行了全面梳理,時值2016年的“生肖文化季”,我們決定從這批關注生肖郵票文化,高素質、高質量的用戶入手,開始進行互聯網端高品質的專屬內容的打造。通過 #年味兒#、#《丙申年》生肖猴票#、#集郵生肖文化季#三大主題的文化內容生成以及一系列的傳播話題設置與高質量傳播,僅僅兩個月時間“山東郵政”官方微信粉絲群體就增加到7萬人,活躍度非常可觀。
第二階段,社交媒體商業化推動,成功融合線上線下商業模式創新實踐
通過第一批20萬忠實用戶形成的“社群經濟”讓山東郵政在這個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時代漸漸也擁有了“企業即媒體”的“數字化”運營狀態。第二步便是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手段將九大業務的用戶群體全部聚集到線上,同時,將各專業服務、產品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了線上打通,這樣便可以以“生態社群”為基石,線上便利服務為保證,形成了融服務、營銷、社群以及績效轉化于一體的高效數字化新商業模式。通過建立山東郵政新品牌生態,從服務賦能,內容賦能,全渠道賦能三大方面入手,更好的服務消費者,真正解決傳統商業模式線下網點間所存在的服務半徑小、客流被分化、線上線下數據無法打通、服務鏈效率低下等問題,成功實踐“新零售”。
第三階段,進一步深化社交媒體商業化運營,實現跨界運營高效模式形成
基于“社群平臺”所形成的新商業模式的高能驅動力,深度整合內部業務,大力拓展外部資源,最終全方位打通內部各部門之間,外部品牌與用戶、用戶與用戶、品牌與品牌之間的壁壘,實現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一條龍的垂直價值鏈,實現了山東郵政數字化時代商業模式的優化升級。目前平臺所聚集的九大業務體系的用戶粉絲群體過百萬,各大業務體系的業務和產品都已實現的“線上+線下+物流”,跨專業,跨空間、跨平臺的合作。列舉兩個此階段的案例。“精準扶貧”項目,基于“社群平臺”順利嫁接“農戶”與“消費者”,“鏈接”郵政多業務服務協同實現巨大經濟與社會效益;“走進校園”、“明信片設計大賽”等一系列鏈接年輕用戶的活動,將其與郵政的創新業務相結合,實現了年輕用戶的積累和創新業務的業績提升。
第四階段,實現“社會化商業”
在未來山東郵政業務體系的社會化商業推進中,將會通過“外延”與“內核”兩大維度來驅動。通過社交媒體商業化前三個階段的不斷實踐與所取得成就,山東郵政正在向第四階段的實施做著堅定推動。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