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湯普森的中國化改造之旅#要瘋#
過去一個多星期里,我聽到重復率最高的一句話是——
“我被湯普森圈粉了!”
噢?是嗎?恭喜你,你大概是第10001個,不,第100001個,不,沒準是第1000001個。
克萊·湯普森離開廣州之前,他感慨:四年前頭一回來中國,他受歡迎的程度遠遠達不到現在這個水平。
顯然,他也嚇到了。
運動員圈粉,大多靠賽場上的表現。特別是足球籃球以外的那些市場化、職業化程度較低的項目,運動員在很短的時間內爆炸式吸粉,往往都是在世界大賽(尤其是奧運會)上拿到了好成績。而克萊·湯普森這一波圈粉,與眾不同。
當然,圈粉的基礎仍然是他拿到職業生涯第二個NBA總冠軍,以及他在NBA賽場上一次又一次不可思議的表現。但你想想,你認真想想,在他之前,有過哪位NBA球員曾在中國的商業活動中如此大規模吸粉嗎?
沒有,真沒有,偉大如邁克爾·喬丹都沒有。
克萊·湯普森此次來華參加安踏“要瘋”之旅,影響是現象級的,英文叫phenomenal。我從沒想過會把這個詞用在球員的商業活動上,可它再貼切不過。
請允許我強調:湯普森此行的影響力絕不局限在中國;美國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上,“#ChinaKlay(中國克萊)”甚至成為熱門標簽,成為一種現象——所以才叫現象級。(以上摘錄自公眾號:段旭的后仰跳投)
這次的話題,從一個WORKSHOP開始.
安踏籃球的張藝找到UID,去主辦一個WORKSHOP。2017年3月1日,上海M50 Undefine,我們找到了我們可以動用的所有人脈。包括原CL的曹芳,閆帥,趙強。有Mc小老虎,攝影師樊吉訶德,紀錄片制作Touching,玩具設計師FATKO,RUINS,理發師,DJ各路人等。
但話題的走向卻不是像這般潮流陣容一樣,所有人都分享了自己認識的中國籃球。我們看到了真正中國籃球的形態。這群人,也組成了后來要瘋的主要人馬。
這代國人從來不是從小受街頭文化影響,也沒有那么陽春白雪。從高原到漁村,從你看得到的,到你從未見過的。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籃球人口,已經孕育出獨特的文化。但是從來沒有一個品牌認真的對待這件事情。品牌如果都是走個過場,讓本土球員出來打個球,或者玩些高科技。
這些對中國籃球有用嗎?
勇士隊奪冠后,既UID結束NBA總決賽“毒奶”#湯神模式#,進行了#要瘋#的無縫切換。
我們決定做一次能給中國籃球埋下種子的,最真實純粹的籃球campaign。
一個月時間
十二座城市
無數慕名而來的籃球少年
懷揣著平凡的籃球夢
卻在“要瘋”兩個字底下
看到了夢想的光亮
UID又做了2部房車,一部改裝車的設計
開始了12個城市的漫長旅行
不要廢話
用籃球說話
你要知道——
被記住的,永遠都是瘋子
當我們在講insight,講concept,這次卻講“初衷”
從 #勉扣# 到 #CHINAKLAY#
其實是堅持真實,純粹的“初衷”的結果
在控制長達1個月的公路賽,12個城市,KT橫跨其余4個城市兩個星期
保持初衷可能很難
“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蘋果種子還是要種下去的”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