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活在明天的創業者看《明天》
一:創業是個苦逼的詞
創業者比外人更通透,苦逼是真的;當老板,是假的。
隨著注冊制的出現,招商證券想要告訴創業者們:其實,現在可以選擇注冊制。
客戶說,“我們想要創業者了解注冊制的發展、好處。”
這著實不是一個那么簡單的問題。
我們知道,制度永遠都在,會更新。現在可以是注冊制,未來可以是“xx制”。
它是什么制不重要,如果只是講注冊制的好處,一張海報羅列優勢足以。
IDEAORANGE的團隊,去訪問了那些創業者,也訪問了券商。直到我們發現,他們身上,都有股韌勁。這股韌勁是一種「共同信仰」、「共同進退」,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詞:創業維艱。
有個創業者說:“創業哪有什么好講的啊?要么活,要么死,就這么簡單。”
嗯,向死而生。
如同某位前輩所說:今天很殘酷,但明天很美好。只是大多數死在了今天的晚上,看不到明天的太陽。
行,IDEAORANGE說:“那就做一條,給活在明天的創業者看《明天》吧”。
所以,這次的故事,不需要跌宕起伏,不需要催人淚下,就想真實講一個向死而生的故事。
二:特別的「不特別」
在上百家上市企業創業者原型中,我們選了3個。
他們的意志、堅韌,是那么“特別”;
但他們的創業故事,在時代涌流中,又是那么“不特別”。
我們想,這才是千千萬萬創業者的故事。
有的人,特別“偏執”。明明已經觸到了上市門檻,非得和自己過不去。在“流量變現”與“用戶體驗”中,尋求難以琢磨的均衡。
有的人,特別“一根筋”。起家于小小的學生宿舍,卻偏偏要不顧他人的不看好,非得把自己的試劑成果,推向全球。
有的人,特別“好高騖遠”。就是不愛腳踏實地上班,非得頂著家人的不理解,突破芯片算力的上限。
諸如他們,這就是可愛的中國創業者。他們本人,才是影片之外的故事的主角。
雖然,我們現在不曾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未來,他們必將以獨角獸之姿,點亮這個時代。
三:故事,要回歸需求本身
數字化時代的高速發展,市場趨向同質化,營銷呈現疲態。
但IDEAORANGE始終認為,在找營銷突破口上,只有一個原則:“想出100個創意,不如找到1個終極需求。”
就像福特先生曾說過:“如果我最初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么,他們會告訴我,要一匹更快的馬。這樣就不會有汽車大王了。”
我們在做這條影片的時候,我們也想過,是不是應該直接告訴創業者:“來,選擇注冊制吧。它有這個好處,那個好處”——但,我們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這些好處,公司的財務不知道么?法務不知道么?
創業者更需要是想到,投資人、券商、制度,懂他們,和他們共進退,有一致的共同信仰。
四:小小成就
某不才,這條影片參加了由中國證監會辦公廳、投資者保護局指導,由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與抖音平臺共同舉辦的《你好,注冊制》視頻大賽,在3800件作品中,斬獲銀獎。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6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