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Y+ 黑科技,世界上第一條 VR 購物片誕生
我是BUY+VR購物篇的項目負責人魚丸,以下是VR購物篇的拍攝記錄心得:
2016年11月1日,BUY+在手機淘寶正式上線。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VR購物系統,它可以帶你瞬間前往紐約,東京,悉尼的熱門商場進行可視化實景購物,從進店到付款的整個過程,你只需要轉動自己的眼球。
2016年4月1日,BUY+作為愚人節的黑科技玩笑被公布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覺得它只是一個美好的腦洞,合理的想象。
在想象與現實之間,在2016年8月26日,我們接到了手機淘寶的brief,被告知:“請來跟我們一起把BUY+實現,對,不是概念宣傳片,是實現。”
在我繼續自吹自擂之前,你可以先掃描這個二維碼感受一下它。
打開手機淘寶掃一掃,強烈推薦佩戴 VR 設備體驗!
全景模式截圖:
VR模式截圖:
接到brief的時候,我們的腦海中其實充滿問題:
第一,如何解決拍攝距離的問題?
VR實景拍攝最大的敵人就是拍攝距離,太近會出現死角穿幫,太遠又影響清晰度,更何況我們要拍的,是松本清的藥妝店?如果為了真實,我們將購物場景重新置景,那還能還原真實的購物場景感嗎?
第二,用戶的體驗如何真實呈現?
視頻流是正向的,然而購物場景是沒有時間限制的空間概念,用戶應當可以隨意的后退,尋找自己剛才錯過的商品;另一方面,如果支付環節不能在VR環境中完成,整個體驗鏈條就會斷裂……
第三,時間來得及嗎?
兩個月的時間,包含了競標,籌備,三國的跨國拍攝,大量的后期制作 ….. 雖然UM一向以“快”著稱,但這畢竟是尚屬于空白的領域,還有探索的風險。
事后證明,當時的這些擔憂并無必要,客戶的技術,小伙伴的執行力,證明了凡事皆有辦法。
事后證明,當時的這些擔憂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我被虐得很慘 ……
我們跨過得第一道關卡是為期三天的緊急比稿。在這個環節,作為一名UM新人,我不得不驚嘆我司的“中好速度”,接到brief 的當天下午,跨國制片和VR拍攝專家就坐進了公司的會議室,圍繞正片和宣傳片的兩個創意小組立刻開工;72個小時之后,面對人生的此一次廣告提案,我并不緊張,因為我們的方案已經詳盡到了每一個笑點和所有場景的互動解決方案。
“真實就是最大的魔幻。”這是我們給予這次BUY+的定調。
事后看來,整個制作過程,也是一場真實的魔幻。
在媒體對BUY+的相關采訪中,提到過這么一段:
當時,在大洋的另一端,情況是這樣的:
在東京酒店狹小的房間里,我們在等待一個“不好的消息”。
設想過各種可能性,但當被告知宣傳片要暫時轉場美國,我還是愣了半天。
攝影師、演員、群演、場務、燈光都已經完全敲定,就等第二天一早開機。而美國部分,預計拍攝時間是一周以后,所有前期安排都還在溝通階段。
這已經不是臨陣換將的問題了,是臨陣把陣都給換了。
另一方面,我跟著VR片繼續走東京、悉尼的拍攝路線,雖然已經做了最詳盡的應對方案,但因為對于“仿真環境”的追求,給我們自己挖了很多坑。
在銀座街頭,因為充氣人偶服裝,一再被不同店家驅趕,險些被當地黑社會約談。
在東京輕軌,為了等臺風后百合鷗線的陽光,同一條線路往返坐了30多趟。
在悉尼牧場,所有鏡頭已經拍完,但導演找到更好的拍攝環境后,我們毫不猶豫的推倒重來。
在紐約第五大道,攝影師阿立手被車門夾傷,綁著繃帶把紐約部分拍完。
短時間內拍攝大量素材,每天睡眠不超過3個小時,從客戶到攝影師再到導演,每個人都是一上交通工具就立刻睡著。但沒有一個人,因為疲憊放棄對作品質量的要求。
正因為承載了大家的那么多努力,后期制作過程中的種種試煉,都有理由繼續堅持下去了。
一個開場特效,前后不過幾秒鐘。在VR的語境里,涉及到畫面和速率,一做就是30多個小時。
因為素材量巨大,技術難點太多,三個后期熬得眼睛都青了。
中途有幾天我在海口領長城獎,臨上領獎臺我還在給客戶回電話,一拿到獎杯我就打車回酒店工作,等到把修改好的素材發給客戶時,外面天都亮了。
說實話,因為負責整個項目的協調和對接,我注定是從頭到尾對項目最了解最清楚的那個人,越到后面,越無法抽身,身上像是被纏滿了一百根木偶線,看到其他的同事不斷有新作品面世,不斷展開新奇有趣的討論,我甚至一度感到每個早上都沒有希望。
但是,已經跑了那么遠,沒道理停下來。
一直到11月1日。
當我戴上VR眼鏡,看到完成的那一切,頓時著迷了。我明明對每一個場景,每一個角度發生的小劇情,每一種商品的名稱和描述都了如指掌,但我還是覺得它的完成形態,超過了我的想象。
當老板迫不及待的下單,成為了世界上第二個使用VR購物的人類;當后期見多識廣的后期黃哥戴上眼鏡哇哇直叫;當對完全不知情的制片vicki對我說“要回家讓媽媽看看”……
我知道,這種沒出息的得意心情,叫做成就感。
Leon說,這是公司第一次以廣告公司的身份參與一個產品的真正誕生,魚丸啊,你寫一篇文章,趕緊吹捧一下。
但是我覺得,由我們完成的BUY+,與其說是產品,更像是一個結合了真實體驗的宣傳片,畢竟因為技術的限制,我們的這種制作方式并不能被大量的復制和投入商業使用。
它只是為了宣告VR技術在生活場景中實際運用,而邁出的一小步。
但我們還是很榮幸在這一小步中,留下自己的印記。
因為它可能真的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
這不就是我們做廣告的理由嗎?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7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