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熱愛者”說好運動故事,共創冰雪記憶
距離 2022 年 2 月 4 日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 14 天,虎年的新春中,中國又增添一份奧運記憶。
冬奧來臨之際,網易文創×網易體育聯合推出冰雪燃情訪談類紀錄片《冰雪·熱愛者》,講述冰雪運動愛好者、運動員的冰雪精神,發掘運動中的熱愛與感悟,在賽場之外共創 2022 的冰雪記憶。
第 2 集《花樣人生》正式上線。
曾為中國男子花樣滑冰拿下冬奧會歷史最好成績,也曾因傷病遺憾離開賽場修養,去年,中國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運動員閆涵重回世錦賽。他說,希望有更多人能記住花樣人閆涵。
閆涵,曾經被譽為“天才少年”,五次獲得花滑大賽青年組分站賽冠軍,兩次總決賽亞軍。2012 年,閆涵獲得世青賽和青年冬奧會男單雙料冠軍,成為中國花滑男單第一人。
當時,中國花滑男單項目整體比較弱勢,“天才”閆涵的出現,讓很多人看到了花滑的未來。
花樣滑冰是一項兼具難度和藝術表現的項目,閆涵肆意瀟灑的個人風格、頂尖的滑行表現和旋轉技術、近乎完美的阿克塞爾三周,令他在國際賽場上極具競爭力。2011-12 賽季閆涵橫空出世,橫掃了國內眾多賽事的金銀牌,更是在賽季末的世青賽中奪得冠軍,開啟了屬于他的“黃金時代”。
如今,再回憶起十多年前的經歷,閆涵覺得那個時候自己好像太順了,而“在年輕的時候太順利,或許不是一件好事。”
花樣滑冰是一項美麗又殘酷的運動。
對于觀眾而言,看到的是華麗的旋轉、優雅的滑行,但是對運動員來說,長年訓練的傷病、超越身體極限的難度,無一不是美麗背后的血淚。
從 2015 年開始,閆涵屢次在訓練中受傷,肩膀習慣性脫臼,2017 年因肩部骨折退出芬蘭世錦賽,進行手術,在肩膀內植入了五根鋼釘。
另一邊,國際滑聯對花滑規則也一直在調整,近些年的趨勢顯而易見:在大型比賽中,藝術表現分再高,如果沒有跳躍多種四周,選手的分數往往都會落后。
長期以來的傷病纏身,以及男單賽場打分規則的改變,讓以滑行、表演見長的閆涵產生“心有余力不足”之感。
2018 年 6 月 20 日,閆涵更新個人社交媒體表示暫離國家隊,并表示 2018 年暫不參加國際比賽。
這段暫離賽場的時間里,閆涵并沒有離開他熱愛的花滑事業,而是在找令自己更強大、更好的方式。
當年,閆涵的姥爺想為這個能量四射的淘氣小孩尋找一種釋放的方式,便送給他一雙兒童冰鞋。而小時候的閆涵,只覺得滑冰好玩,從此開啟了他與花樣滑冰共舞的人生。
“我想我為什么走到花樣滑冰這條路,我覺得就是因為喜歡開心享受在冰場上的感覺。整個冰場是我自己的,比陸地更自在,在冰上更自由。”
他為了給舞臺表現增添養分,去體會世界的多樣,感受人生的起伏,汲取更多的體驗,豐盈經歷,加強訓練,并希望能找到機會證明自己,不留遺憾。
2021年3月27日,在國家的召喚下,閆涵再一次站在了世錦賽的賽場。
“享受賽場,享受比賽,享受觀眾看你,享受裁判看你,這個是我很久沒體會到的感覺了。”
回到熟悉的賽場,閆涵只覺得踏實,心態也很輕松。“這是我最輕松的一次比賽”,只要能站在訓練場上,還在滑,還能保持狀態,還能做運動員,他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這些年,閆涵見過很多參與花樣滑冰運動的人,大人也有,孩子也有。他說,大多數都沒有那么強的目的性,堅持上冰訓練,只是因為真心愛這個項目。
閆涵也是如此。
20 年的冰上生涯,已經深切地將花樣滑冰融入了他的人生,無論過去還是未來,都與他不可分割。如今,他還在以自己的方式普及花樣滑冰運動,讓更多的人喜歡冰上運動,積極推動 3 億人上冰雪的目標。
“我希望有更多人能記住花樣人閆涵”,閆涵的花樣人生,從未落幕。
網易文創冰雪燃情訪談類紀錄片《冰雪·熱愛者》正式上線。1 月 18 日《張嘉豪·少年雪行》1 月 21 日《閆涵·花樣人生》1 月 25 日《 1979 冰球隊·冰刀未老》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