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最新品牌宣傳片,解答了關于「人工智能」的3個終極提問
2016年10月12日,阿里云對外發布了今年的品牌宣傳片。
和去年不同,這是一部由人工智能“導演”的片子。
「對話阿里云」
《對話阿里云》由杭州政府、華大基因、追光動畫及阿里云人工智能ET共同出演。
深度解讀
3分40秒,阿里云用一部接地氣的片子讓8歲到80歲的觀眾真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已經悄悄“導演”起每一個人的日常點滴。
片子播出后,不少人在思量,從“無法計算的價值”,到人工智能“導演”,阿里云這次想要傳遞怎樣的時代訊息?
事實上,我們選擇在2016杭州·云棲大會前夕發布今年的品牌宣傳片,是想和大家聊聊阿里云成立七年來,對人工智能的理解。
1 吹響人工智能的號角
1956年,麥肯錫在達特茅斯學院的夏季研討會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
如今60年過去,從一無所有,到可以在圍棋比賽中挑戰人類,再到為整個城市裝上“大腦”,人工智能已經長成了一棵大樹,其技術正在不斷推動世界經濟、人類生活和社會的進步。
某些人工智能細分領域的產品化也已經實現。
2016年4月,阿里云發布人工智能ET。
ET基于飛天操作系統強大的計算和大數據處理能力進化而來,初步具備聽、說、看的感知能力,并能在交通、制造等領域輔助人類進行全局決策。
2 人工智能的核心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認為,人工智能給人類帶來影響的深刻程度,將遠超過計算機和互聯網。
人工智能的核心不僅僅是算法。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機器學習,是把程序放到數據里,讓程序圍著數據轉,形成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用記憶認知、計算認知和交互認知三位一體,形成決策腦。
真正的人工智能技術在使用時往往察覺不到它的存在。
此次品牌宣傳片的初心就是讓人工智能從“幕后”走到“前臺”,看人工智能如何在人類的調教下,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3 人工智能如何“導演”我們的生活?
從智慧生活到生命科學,再到民族夢想,《對話阿里云》中的任何一個故事都還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
比如城市大腦,它的應用前景依舊是一片藍海。
3分40秒很短,但我們所有人和人工智能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隨著計算能力的不斷突破,技術的成熟、數據的積累以及智能設備的普及,人工智能這位“導演”將在很多領域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的出行、娛樂、健康、家居、教育、科研。
項目信息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