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師案例 | 《竹蜻蜓》仿生機械藝術裝置
*《竹蜻蜓》,圖片來源于黃鹿藝術工作室
仿生學與機械藝術的完美結合,當人走進裝置建筑內時,懸掛于藝術廊頂的竹蜻蜓就會開始上下搖曳舞動,像花瓣一樣的翅膀聚攏又舒展,為機械注入了奇妙動人的生命力。
-觀看完整視頻-
《竹蜻蜓》創作理念
童年的竹蜻蜓與天空的記憶似乎總是重疊在一起的,雙手輕輕一撮,仰頭追隨著它旋轉上升的影子,就像捕捉到了風的軌跡。
藝術互動裝置《竹蜻蜓》以童年的記憶為起點,融合了花藝設計理念,為每一個竹蜻蜓都量身定制獨一無二的拼色“花瓣”。
*《竹蜻蜓》,圖片來源于黃鹿藝術工作室
靜止的狀態遠遠看去,就像一朵朵巨大花蕊倒立生長。當你走進這條白色的門廊后,倒立的花朵開始綻放,在風的間隙中慢慢上下舒展它的花瓣。抬頭看著陽光穿透而過,金黃色的光暈也如期而至。
?
藝術 X 機械 X 互動
藝術裝置的領域從來都不是單個學科的獨行道,而是跨界了藝術創意、機械結構、互動科技等多領域的復合產物。
如果移除掉《竹蜻蜓》所有的藝術包裝,實現它的技術其實可以簡單的概括成:
“通過紅外線感應系統識別運動的個體,裝置整體開始有規律的向上運動,感應里程為5-8M。”
但正是這種低門檻的實現方式,為更多創意工作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為創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藝術又多了一種全新的展現形式。
—
科技的使命逐漸明了,它不再滿足于時光記憶的重現,而是在其創造的互動空間中,讓人孕育而出新的記憶。
人們總是執著于回到過去的時光,科技是這樣回答的,
把握現在,活在當下。
END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