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V電影(微信號:v_movier)
一個邋里邋遢、偷內衣、進女廁所、用氣槍打狗、搶小孩子的糖果、把裝滿尿的瓶子隨手扔出車窗,并且朝過馬路的殘疾人狂按喇叭的人,很難不被人說成混蛋吧。
可就是這個人人討厭的混蛋,在死后,居然變成了大英雄。
原來是在他和餐廳服務員吵架猝死之后,人們發現了他駕照上的“器官捐獻者”標志。隨后他的器官挽救了不少好人的生命,包括幼兒園教師、老兵等等,人們紛紛來到他的墓地表達尊重和感謝。
這支充滿黑色幽默的片子,其實是美國器官捐獻公益組織Donate Life,和創意機構The Martin Agency合作推出的宣傳片。
▼▼▼
短片中被認為是壞蛋的主人公捐獻出自己的器官,人們改變看法轉而贊揚和感謝他。這其中有一個日常很普遍的問題,一個壞人做了件好事很容易被原諒,而一個好人做了件壞事我們卻再也難以接受。這其中的緣由應該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心理期望值不同等。
但以上的問題不是今天重點
以下才是
人類的道德問題一直讓我們深深著迷。小時候看電視總會問爸爸媽媽,這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們最喜歡的故事,也是善與惡的斗爭,不管怎樣,我們都希望看到好人有好報,壞人遭惡報。
可回到短片里,為什么大家公認的壞蛋卻背地里偷偷做了好事呢?所以他其實是好人嗎,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才表現出一副惡人嘴臉?還是他也覺得自己壞事做太多了,想要做些好事彌補?
為什么不管社會怎樣,人們普遍追求美好,歌頌良善。為什么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即使死刑犯,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感悟,也往往讓人潸然淚下。
好像又要回到性本善惡的命題,
這個問題爭執了2000多年,
一直沒有答案。
古時,孟子極力鼓吹性善論,還使用了類推論證等方法,比如,用口有同味、耳有同聽、目有同美來證明心有所同,而心之所同,就是義理,就是善。顯然,孟子始終沒能科學地論證人性本善,而且論證過程也是漏洞多多。
但后世稱孟子有大功于世,因為為中國這個全民無信仰的民族奠定了道德基礎。
為什么要做好人?
做好人就是做自己。
對于有宗教信仰的國家,假如人們問牧師:我們為什么要做好人?牧師說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這是牧師的回答。可是我們為什么要做好人?孟子的回答很簡單,因為你是人。人為什么必須做好人呢?因為人的本性就是善的,做好人是符合你的本性的,所以做好人就是做你自己。
人性本善,可以使我們獲得對自我的肯定,對人類自身的信心,對在沒有上帝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過一種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的信心。這非常重要。
孟子還有兩句話是反躬自問,推己及人。
我們的內心有善念嗎?除了趨利避害,我們有無完全出自善念和良知的行為?我們見小孩快要跌落深井,心中有無瞬間升起惻隱之心,并把孩子抱離危險?那種并非出自與孩子父母的交情、并非為了做好事以便邀名逐譽的全然純粹的善念,我們真的沒有嗎?
如果我們有,又憑什么懷疑別人沒有?由此推論,為什么我們就不能相信全人類本性的善,相信這個世界有出于本能良知的愛的行為?如果我們不信,又如何自證自己的善?
到這里,關于人性本善,好像不是在證明是不是,而是在反問我們信不信。
雖然性本善的科學論證試驗也有很多,比如從嬰兒身上去找答案等,但即使有一個明確的結論,倒不如毫無理由的選擇相信這個概念并把它作為人生追求。
或許,信念會讓人不止于歌頌,也去實踐吧。
不管人性善惡或本無善惡,行善,總是帶來最深感動和最大愉悅的選擇。
最后,還要推薦兩部電影,《荒蠻故事》和《斯坦福監獄實驗》,可能對性惡論有一些詮釋。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獎項榮譽




























專業評分
專業評分已截止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