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FM科幻季,讓想象力發聲
“我們為什么要建空間站?”
“渺小的人類是怎樣探尋宇宙的?”
“未來人能不能在太空中行走?”
......
隨著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神舟十二號的升空,一個個奇思妙想被無限放大。巨大的神秘星座,幽深遙遠的宇宙,它們看似單調,卻在重復中讓人永不厭倦,激發著人類的好奇心與想象力。
然而,誰能給予這些想象一個確切的著陸點?
用想象聯結科幻季與航天熱點
《三體》作者劉慈欣曾說:聲音可能是科幻故事最棒的載體。
喜馬拉雅作為國內最大的移動音頻分享平臺,也緊跟航天熱步伐,用聲音打造奧妙“科幻季”。
喜馬拉雅科幻季聯合航天文創、新華網,為廣大科幻科技迷、航天迷打造了精品科幻有聲劇、科普播客、大咖直播、青少年宇宙100問、科幻音樂等核心內容,用聲音帶大家理解科幻文化、航天知識、感受未來世界,同時也為科幻愛好者們提供了一個聚焦星辰大海的聚集地。
科幻季與航天熱點依靠想象達成鏈接,于是我們以此為切入點,借勢航天月衛星集中發射周期,配合品牌站內活動,進行破圈傳播。
最終,該項目在投放期間總曝光率達8億、互動量140萬,站內話題#未來100問#瀏覽量16.5萬,微博話題#未來100問#瀏覽量909.6萬。成功登上了微博熱搜總榜,在榜時長達18小時。
預熱期-想象力覺醒
無論哪個國家,科幻熱之所以可以興起,都是因為航天事業的進步與人類探索未知的迫切,國人在航天初期是在與時間賽跑,力爭趕上航天大國的腳步。
而隨著國力的增長,我國已經成為航天大國之一,由從前的追趕大國腳步,跨越式增長為引領航天事業的國家,國人對未來式的生活有更多話語權了。有想法加上有話語權,自然要鼓勵用戶主動發聲,以此呼應喜馬拉雅科幻季主題活動。
在航天熱點發酵之際,你是否也有相關疑惑想要表達。比如,火星到底能不能種菜......
于是,我們聯合喜馬拉雅站內活動,面向全國青少年,征集了100問素材,并以此為起點開啟想象。
爆發期-以點及面爆發式傳播
基于100問素材,我們提出了創意TVC“未來100種想象”這一主題,賦能品牌提供破圈支點。
視頻文案(部分)關于未來,我們無法知道,不如先大膽想象。我們可以擁有一個在太空的家嗎?當未來真正來臨,我們的生活,將有怎樣的改變?如果離開地球去太空旅行,會有哪些新想法?到了火星,異星戀靠譜嗎?
每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發問,都將得到充滿想象力的回答。
蘋果自由落地,就讓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蝴蝶輕輕扇動翅膀,人類卻可以聯系到萬里外的熱帶風暴。
想象不停,科技不停。
曾經去往宇宙,是一場遙不可及的夢。現在,中國空間站讓我們不再是銀河中的“旅客”,而是宇宙的“居民”。
想象不停,未來不停。
火星和地球的距離,大約是5500萬公里,建設火星的時代,或許“10G”技術也能讓兩個不同星球的人,談一場星際戀愛。
想象不停,浪漫不停。
發射太陽系觀光飛船,去觀測我們在地球100年以后才有可能再次看到的金星凌日。搭乘銀河便車,全方位觀賞地球,甚至親身參與科學。
想象不停,樂趣不停。
當微小的力量碰到想象,未來將不可估量。
把握想象力關鍵詞,以TVC為核心傳播點,引導航天領域大咖及愛好者自發參與話題發言,并多維度補充“想象”和“神舟十二”關聯性。
一方面,我們發起#神舟十二實現了人類的哪些想象# #100個關于未來的想象#等話題,與世界一起腦洞大開“向未來發問”,共同描繪在想象力的加持下,人類對于宇宙、當代人對于未來的期待。
卡住關鍵時間點,給予公眾一個集合發聲口。果不其然,微博相關話題獲得了大量討論。
另一方面,結合胡夏新歌,喜馬拉雅科幻季&類星體劇場主題曲,打爆微博、抖音話題。
#胡夏想去太空旅行,話題播放量超2150.9萬;#胡夏新歌覺醒想象,話題播放量超1951.8萬。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制作了大量傳播素材:TVC對未來發問截圖、專家回答GIF、航天領域大咖金句疊詞、高燃版本TVC混剪等,再結合KOL和KOC傳播優勢,持續引導用戶參與話題談論并關注科幻季內容,讓想象扎根。
全方位、多角度貼合Z世代媒介使用特點,集中爆發為喜馬拉雅官方賦能,以此拉近航天探索與喜馬拉雅之間的關聯性,并從公益角度拉近用戶距離,提升喜馬用戶口碑。
長尾期-100問閉環營銷
聲音,它不缺細節,又不失立體維度。科幻與聲音的組合,能讓更多人借著想象的力量,尋找‘我們是誰?又去往哪里?’的終極答案。
01
聽聽星球間的低語
完成一次
星際旅行的探秘。
02
聽來自火星的信號
土豆即將
遍布整個星際農場
03
耳朵帶我閱讀《三體》
我也不自覺思考起
人類命運共同體
04
聽著太空夢入眠的我
也要把太空夢實現
這是喜馬拉雅科幻季的部分海報,是提煉喜馬拉雅平臺代表性科幻作品之后,再連接科幻與聲音關系、呈現出你現在看見的樣子。
每一部科幻作品都有靈魂,《三體》中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考、《科幻世界》中對于想象力的無限延伸、《火星救援》中對于生命的尊重,我們對其一一講述,給喜馬拉雅打上科幻標簽,實現破圈突襲。
除了海報,我們也在活動收官之際,以喜馬拉雅科幻季為落腳點,邀請10位科幻與科技領域的大咖解答想象力,并匯集成了這一本《漫游未來必備指南》。與用戶進行閉環互動,將科幻內容與航天時事熱點結合,深植用戶印象。
從想象力出發,以創意打通站內站外;以品牌活動為落腳點,形成營銷閉環;最后回歸到每一位受眾,帶來口碑與增量效果。本次項目通明傳媒洞察圈層人群特質,利用新媒體資源,通過事件打造、創意視頻、內容海報、多平臺發布等方式,在航天月用科幻與想象占據用戶心智,賦能品牌出圈升級,達到了引起關注、增量、品牌口碑打造效果。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