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凌 x inDare | 新世代家電產品策略設計
擁有屬于自己的“小家”
是大部分社會新人獨立的第一步
而 Z 世代對家的概念早已改變
以前,家是與家人分享衣食住行的空間
如今,家已成為年輕人承載個性的空間
同時也承載著年輕人的精神角落
年輕人心目中的理想家電
不再是白色三大件
而是集顏值、樂趣與情感為一體的
彰顯個性的新世代家電
(該圖片來源于華凌官方)
inDare 攜手「 華凌 」
打造年輕家電新物種
幫助年輕人簡化居家繁瑣
打破無聊,解鎖樂趣
進入新世代的"凌"次元空間
在開始分享華凌的項目之前,我們想跟大家聊一聊“產品”。
在這個“品牌爆炸”的時代,產品不單單要滿足實用性、便捷性、品質和價格等因素,更需要在紛繁的產品中具備個性與辨識度,利用設計創造產品的差異化認知,讓消費者產生共鳴,這已成為每一個領先品牌的共同主旋律。
隨著產品同質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基于產品設計的產品形象識別( PI )成為企業競爭的重要戰略資源。
PI:Products Identity及產品形象,是產品在設計、開發、流通、使用中形成的統一的形象特質,是產品內在的品質形象與外在的視覺形象形成統一性的結果。產品PI作為服務于品牌個性的手段,很多時候需要用性格特征或消費者所傾向的個性和品味等,來定義產品的族群特征,使產品族群內的產品雖然看起來外形繽紛絢麗,各不相同。但它們都能表達同一種理念和同一種價值觀,進而吸引持同樣觀點的消費者,獲得他們的認同。
inDare 提供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產品設計,還有產品識別 (PI )關鍵構建,從新穎性、功能性、體驗性三個不同識別緯度的層次上打造完整的品牌認知。
「 華凌 」作為「 美的 」集團的年輕化品牌,有著強大的技術后盾,但長期以來與美的主業務線重合,為協助華凌與美的共同占領更多市場份額,達成內部友好氛圍,inDare 考慮的第一點,便是將華凌產品與美的現有產品拉開距離。
項目始初,inDare 從華凌產品的獨有賣點和設計辨識度出發,打造出極具品牌屬性和識別度的產品,從而占領更多市場份額,并完成華凌品牌的完整轉型。
(該圖片來源于美的官方)
美的在品牌營銷展現年輕化的一面,更多的從年輕人的視角發生,與年輕人產生情感性的共鳴。
華凌在營銷傳達上,展現了好玩、炫酷、大膽、新奇的視覺感受,結合時下熱門話題與年輕人有話題性的共鳴。
主營銷的對象上重疊,用不同的視覺和話題,主打同樣一批人群。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華凌需要找到更適合和年輕人溝通的方式進行品牌整體升級,打造品牌個性,增強品牌心智,并找準新一代市場機遇,提高市場滲透率。那么如何在多品牌架構下建立屬于華凌的差異化品牌形象?「 華凌 」選擇與 inDare 攜手,通過專業的分析以及對年輕人審美的掌握,建?更有前瞻性、更有競爭?的品牌策略,以新視覺感受打造年輕化的「 華凌 」家電系列。
前面提到,「 華凌 」很好的填補了美的在年輕市場的空缺。而“秒懂年輕消費”的 inDare 創異?事務所,有專注于研究年輕消費的團隊,通過深入調研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助力品牌一起探索當代年輕人的用水、飲水偏好。
以城市白領為首的年輕一代更加注重健康,水作為貫穿日常生活的伴侶,從飲用到使用,被賦予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從居家到戶外,從固定到隨行,豐富的生活使得年輕人的用水場景不再局限于同一個空間之中,他們需要功能更為齊全且專業的用水家電。
在研究 Z 世代人群的時候,我們圍繞他們的生活方式進行立體分析。剖析他們在不同人生階段的轉折點,從畢業到社會,從獨處到獨立,從“我”到“我們”,居住空間、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的改變,不停留在單一的現象上,更是生活現象背后最原始的動機,以及決策產生的連鎖反應。
年輕人有需要,華凌有對應產品,inDare 作為二者之間最好的承接者,鏈接起了「 華凌 」和年輕消費,至此,一系列關于“水”的家電新物種誕生了。
色彩拼碰,帶來不一祥的視覺感受
翻蓋設計,輕松換取濾芯
產品的設計不是單一的,是結合品牌且融入生活的,是經過思考的。其實華凌項目并不是inDare 所做的第一個 PI 設計,很早開始,inDare 便幫助各類品牌進行 PI 設計從而提升品牌形象,直至今日,許多作品經過了市場及大眾的驗證,我們才分享出這些經驗。inDare 希望通過設計持續助力品牌提升價值。
當年輕人不再只是一個消費符號
當品牌想要突破自身的桎梏
創意更像是一場雙向奔赴的情感
而我們就是這無限接近的平行線的交叉點
我們在看到價值的同時
也在謀求自身的突破
創意不只是在定義和設計一款功能產品
也在傳遞價值本身的信念
除了是在浪漫主義下的價值追求
更是對商業價值的助力賦能
給予年輕人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