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傳播可以這樣切入!
對于傳統的節日而言,如何做傳播是很多市場營銷人最頭疼的一件事,
因為這些節日年年一樣,能做的主張角度、能想到的創意形式幾乎都被用了一個遍,
無論你從哪個維度入手,總能碰到相似相同的案例,就拿教師節來說,
從“正面贊揚老師”(例如:各種致敬老師)到“正話反說的贊揚老師”(例如:那些年老師騙過我的話)等等
你能想到的,都已經360度無死角的被人用過多次,那么這樣是不是就意味著教師節無內容可做呢?并不
在“贊美致敬老師的”大角度之下,同樣有一百條路可以去細分切入:那就是元素的具象化和細化;
在體現老師對學生深深的感情中,除了“老師說的話”,還有什么?“老師的臉”“老師的手”“老師的頭發”等等,
有很多故事切口可以講,元素越細越有代入感,也會越有新意(因為碰到同款的概率就小了嘛);
像辛選這次的教師活動,它就選擇了從“老師的標志性動作”入手,做了一場 #我家老師的獨門絕技#微博話題互動
以一種詼諧的風格,表達著對教師的致敬和感謝;
我家老師的獨門絕技1:精確制導-百發百中“粉筆頭”
只要上課打瞌睡,不管坐在哪個位置,都能被其一發命中;
我家老師的獨門絕技2:悄無聲息-無處不在“窗邊看”
不管何時偷看小說,只要抬頭望向窗外,總能和老師犀利的眼神四目相對;
我家老師的獨門絕技3:不怒自威-終極必殺“留一下”
每次炒同學作業,被老師當場發現之后,必有那句“下課,留一下”,震懾十足;
講故事的方法其實有很多,體現情感的元素也有很多
所以,只要去細心深入的挖掘場景中的元素
就能找到一個很好的故事載體和切入口,有了載體和切入口,故事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也就不用再千篇一律、浮于表面的 “不疼不癢”了;
項目信息
營銷機構
參與者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