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七夕:此生相遇 便是團圓
愛情是我們的在劫難逃,也是我們的人間解藥。
在剛剛過去的七夕,碧桂園打造了一場關于愛的傳播戰役——“此生相遇 便是團圓”。
截至目前,#此生相遇 便是團圓#的微博話題閱讀量已超7800萬,今日頭條話題閱讀量超7795萬,抖音的話題內容播放量達3.7億。
碧桂園在七夕當期推出的態度短片——《愛是難題,愛是答案》,預告片與正片在抖音單一平臺的點贊量就超140萬,全網播放量超1億次。
聚焦“愛情”普世議題,創造大眾情緒共識
短片以多線敘事的手法,映射出不同年齡的愛情故事。
無論是相愛1年的主導權爭奪、相愛7年的間接性倦怠,還是相愛10年周末夫妻的分離、相愛45年的互助養老……短片走入生活化的語境,層層拆解出多重愛情關系下的內核,將不同愛情的核心困境、相互關懷包容的暖心細節,逐一抽絲剝繭。
真實感的人物出鏡、深入肌理的家庭場景,營造出沉浸式的觀看體驗。透過鏡頭語言的感染力與第一人稱的娓娓道來,每個觀眾都能從中看到他人故事、映照出自己的情感軌跡。
例如,相愛1年的爭吵,是對未知愛情的初次試探,也是爭著說“對不起”的磨合理解。
周末夫妻的分離,是一方對自我價值和夢想追逐的縱身一躍,也是另一方在身后始終如一的穩妥守護。
相愛46年的父母愛情,是結婚照沒有拍、“一輩子的過意不去”,也是臨上火車的一塊糖,“苦一輩子,甜一輩子”的相守相依……
通過愛情關系的細膩刻畫,觸發大眾情感的強聯想;用一組充滿真實與生活氣息的旁白詞匯,讓觀眾產生共鳴。在無形的情感聯結基礎上,以故事為媒,構建起品牌的感性認同。
愛情不是童話故事的結尾,而是真實生活的開端,借此短片,碧桂園想傳遞出“人生海海,希望所有人感受愛、相信愛、珍惜愛、并大膽表達愛”的品牌關懷與高遠立意。
進入真實生活場景,塑造獨具一格的品牌角色
品牌要深入人心地講故事、做傳播,背后都離不開社會主流情緒的洞悉。
正是基于“年輕人在單身經濟之下需要正確愛情觀,中年人正經歷著柴米油鹽、雞毛一地的愛情考驗,老年人攜手相伴、終得愛情真諦”的群體洞察,片中“愛情,讓人心有所屬;房子,讓人身有所安”的概括式表達,成為碧桂園傳遞給用戶的情感主張,也成為品牌所表達的一種鮮明態度。
在這一過程中,碧桂園也在潤物細無聲間,完成了品牌角色的感知塑造。
一方面,溫馨臥室、整潔餐廳、堆放衣物的客廳等畫面背景,精確還原了真實的生活情境。碧桂園借“家”這一可感形象,用關聯愛情經歷與獨家記憶的方式,從情感層面與目標群體完成了一次柔性對話。
另一方面,碧桂構建了一個獨特的品牌身份。作為情感的見證者,它看到了不同愛情關系彼此依存、雙向奔赴的一面;作為家庭的陪伴者,碧桂園以產品實實在在地庇護和支撐,提供了身有所安、心有所屬的地方。而好的品牌,往往能與用戶構筑起一個情感交流的空間,讓人身處其中,自覺回味、思辨,也讓人心有所安,產生共感與理解。
在短片結尾,碧桂園攜手新世相征集的真實用戶故事的出現,也表明品牌以平視化的視角,走到一個個用戶中間,讓他們呈現出珍貴的愛情經歷和值得紀念的時刻。這種品牌與用戶的雙向互動,將碧桂園專屬的品牌溫度,轉化為用戶的深度的心理認同。
一場深入人心的情感對話,究竟解鎖了怎樣的品牌魅力?
除了上述短片,此次七夕項目還邀請到@溫格夫婦 @獨立魚電影 @涼子訪談錄 @TA說 @胡一 等抖音上擁有百萬量級粉絲的達人參與#此生相遇便是團圓 的話題挑戰賽創作,從不同維度解讀主題以及表達他們對于愛情這道問題的理解,以此帶動更廣域用戶的互動與演繹。
區別于甜蜜愛情的基調、獨立自我的鼓吹,碧桂園在七夕這一品牌發聲的黃金時機,以一種真實原生化的表達,面向大眾講述了一個有情感溝通力、也有品牌感知力的故事。并利用在節日的峰值注意力、社媒陣地的多點布局、以PGC帶動UGC互動、平臺破圈屬性的加持之下,#此生相遇,便是團圓#成為傳播心智關鍵詞,從情感共通層面、迅速抵達大眾心間。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全部評論(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