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是《明日創作計劃》路子最野的一條視頻了
《明日之子5》來了,但今年它改了一下名字,叫《明日創作計劃》。
節目改名了并不意味著這個就是一檔全新的節目,說實在的,它可能比以往更真實了:
「明日4留下的深刻烙印揮之不去,希望這次沒有那么多出場即巔峰的選手,能夠認認真真的看著少年們長成的感覺也太好了,超期待能有喜歡音樂的人脫穎而出?!?/span>
大概這一句來自明日粉的評論最能夠解釋,為什么今年叫做《明日創作計劃》了。誰是最后的王,我們都不知道,但這群小孩至少是享受舞臺享受創作的。
話說到這里,其實你會發現,節目的內容關乎表達的方向。這也是創意思考的原點:這一季節目想讓觀眾看到,來自不同地域的少年們,在這里進行自由的表達和野生的創作。
為此,在logo亮相的階段
我們做了一只小片子
“logo是有意思的,但我們不想在這個階段去解釋它”
節目vi的呈現是著名插畫師文那操刀的,在logo本身的視覺上,因為還有一套后續的物料會呈現設計概念,所以在logo呈現亮相的階段,目的很簡單:用一個有意思的方式,去呈現logo,并且能讓大眾感到這個節目很有“野生感”。
“那我們需要有強烈的表達嗎?”
“不用?!?/strong>
在創意呈現上,我們本身是想梳理出來一個明確的表達,去呈現一種野生的感受。但后來發現,其實真正能讓人有感受的場景都是隨機的,都是非刻意的。就如同你想要去展現一個天然的氣質,通過演繹是無法做到的。當我們具象地去把感受凝練成一種表達后,你會發現,所有的鏡頭和場景都需要靠攏這個表達,某些層面上,它就會損失掉自然感,讓片子變得刻意。
于是,在這樣的基礎認知下,我們就抓住了要拍什么鏡頭的核心:在有普通大眾創造性的場景中,去貼logo。不要刻意去演,不要刻意去呈現,有什么就拍什么,chill一點。
所以,我們花了兩周時間,從北京到上海再到成都,一邊休閑,一邊抓拍。
北京,一群老人在路邊打牌
上海,一起拍攝的朋友也加入了中老年歌舞團
上海,寫了標語的蔬菜攤
北京,798的“明天會更好”
“可能沒那么精致,但真的很chill?!?/h4>
連續兩周的拍攝,我們在不同的城市發現了很多“野生”的創作,與其說是在完成一條影片的拍攝,倒不如說我們是在發現生活的過程中記錄它。
可能這一條小片子并不是令人覺得驚喜,但至少讓我真正感受到做一個項目最本質的核心:你如果要讓別人相信,先得自己相信,相信野生;相信放松;相信創作;相信直覺。
對于創意來說
工作也可以是某一種生活
好了,我們去和容忍我們的客戶喝酒了
祝大家都能開心快樂
評論
評論
推薦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論一下吧!
全部評論(0條)